侯嬴作为信陵君府上最为年长的门客,酒宴散去便被以上客的身份安排到府上一处最为典雅的别苑居住。
酒宴上魏无忌由于酒精作用,已经许诺小七前往邯郸相助武安君促成和谈,替其解围,可一觉醒来,思来想去觉得有些唐突,可众多门客在场却无一人劝阻,是因为酒醉还是支持,无忌不敢确定,但始终心里有块大石压着有些别扭。于是,一大早便独自一人到访侯赢处,以拜别为名听一听他的看法,侯嬴知昨夜门主有话要说,碍于宾客诸多不便讲话,出发前一定前来问计,便早早洗漱完毕,等待信陵君道来。
“先生,昨晚酒宴可尽兴否?”无忌关切道。
“酒肉穿肠,不过一时尽兴,只是门主远行,当多加保重。”侯赢回。
“先生,无忌即将远行,不能时时照料先生,还望见谅。”无忌对侯赢的回答没有判断出任何有价值东西,很明显侯赢是知道自己来意,对笑而不答的侯赢拱了拱手,继续说,“先生知道无忌到访来意,何不指点一二。”
“门主之心,侯嬴早已知晓,垂垂老矣蒙门主厚爱已是万分感激,何谈他求乎?”
“邯郸一行助秦亦或助赵,无忌心中实有疑惑,还望先生不吝赐教。”
“敢问门主心中如何所想?”
“于公,秦赵两败俱伤对我魏国大利,无忌不该牵扯其中;于私,赵胜乃是无忌姐夫,无忌当希望赵国获利,然赵魏更有三晋同胞之谊,无忌实在找不到助秦之理由。武安君乃是当世罕见名将,伊阙之战、鄢郢之战、华阳之战、陉城之战四大战役下来,便足足杀掉了五十余万将士,其他攻城略地之战役还未曾细算,如此战神困于邯郸,实在是诸国之大幸,一旦放虎归山,怕是长平之战赵国将要惨淡收场了。”
“门主所言极是,这趟浑水门主只会落个侠义之名,却不切合国家利益,秦国和赵国一个在西,一个在北,魏国想要有所作为,就得摆脱这两座大山,然而眼下门主赴邯郸的两点目的无非是:一、协调秦赵停战;二、帮助武安君脱身,站在大义上来说,这两点都是凛然之举,无可厚非。可放在魏国利益角度来看,这是大大损己利人之举,只怕魏王得知此事,未必会放门主前往。”
“先生教我,无忌不计后果承诺答应,去,则失信魏国,不去,则失信天下,无忌骑虎难下,不知该如何是好也。”
“门主莫慌,既然门主问道,侯赢便向门主献上第一策。”
“无忌洗耳恭听。”
“去!侯嬴以为于公于私,当助武安君脱身,一者长平对决王龁未必是廉颇敌手,易将武安君胜负难料,两虎相争必然全力以赴,结果必然两败俱伤;再者武安君乃是秦国擎天之柱,门主可趁机拉拢武安君卖其人情,日后方便说话。如此门主更博侠义之声,救急之名岂不美哉?”
“可是魏国这边如何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