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还是逃不过

于是开始训练车队辅兵如何在遇敌时快速挂上木板结成车阵!

结果城里的武举人见到了,来了句这不就是仿照那偏厢车阵么……然后就把自己折进去了,被借来成了辅兵头子……

汪铭涛看到最近逃兵溃兵来了好几十个,边忽悠边吓唬全都被他收入帐下,有蓟州兵的夜不收,也有关宁军的步卒!还有七个从江淮跑来勤王被打散的乡勇。

要说这些乡勇就连朱文见了都得竖起大拇指赞叹一声!真够忠义!一听要勤王,居然在乡绅鼓动下,自行凑了八百人,选了个领头的,拿着刀枪粪叉还有铡刀就这么一路从江淮北上勤王!开始还好过了山东地界后大车也坏了,盘缠干粮也没了,于是就有一口没一口的要着饭一路赶到了京城……最后连门都没让进,直接被编给了蓟州军,勉强给吃了顿饱饭后一仗就给打没了!死人堆里活下来的十来人一瞧,得,回家吧!来也来过了也尽忠了,咱们不孬!朝着京城磕了几个头就跑了。

一路上遇到后金哨骑也不少,又死了三个。七人兜兜转转结果跑到良乡城,又被汪铭涛忽悠进了队伍!啥?不孬?你们不报仇了?八百多人就这么没了啊?就这么回去了?怎么面对江淮父老?到江淮这一路的多远啊?你们觉得靠两条腿一路要饭能要得回去?跟着我干!看到那些鞑子首级没?我带人砍的!相信我!打完鞑子,我带你们回家!

汪铭涛为这支来自江淮乡勇感到有些惋惜……那个领着他们一路要饭,死心塌地北上勤王的徐秀才绝对是个人才!可惜死在了沙场上!

夜不收被编入了阿虎的骑兵队,收入高吃的又好,倒让他们生出了留下来的想法。

唯独关宁逃兵不好办,许多嚷着要回山海关!汪铭涛实在没办法就问朱文,朱文跑去只说了一句,你们几人要是觉得自己能绕过鞑子跑回山海关,而不是没到遵化就死没了的话,你们就回去吧!我给你们干粮!

于是那些嚷着要回去的全蔫了……朱文是瞧出了他们那点小心思,无非是想要就地要价,打听到别人一月一两到一两半的饷银都快赶上关宁军了,这次出来的一月还给双倍!想着自己是关宁步卒不得多给点?

只过了两日,朝廷派来勘验首级的三人又来找朱文,说是无论如何得派人回去通禀一声,不然时间久了不好交待。

朱文故作不知道:“大队人马去不了,难道你们就没派一两人回去报信?”

一语点醒梦中人,三人拱手回去安排!

“一个个收银子时倒是聪明的很……”朱文暗自腹诽道。

三人各自写信回报,把朱文大肆夸赞了一番!共查验首级七百九十六枚,真夷有两百一十二人,鞑虏有三十九人,剃发已久的包衣两百三十人,其余皆为无法辨认多为铳炮所伤或为马蹄踩踏。另有牛录旗两面,三等二等参将印两枚!另有损毁严重疑似甲喇旗一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朱文对这些没多少概念,参将两字倒是听懂了,看来打死当官的了!要说这太监就是懂人心,会把上报的内容透露自己,不像那两个!于是又塞给了一根金条,决定以后多跟这位田公公交往!

谁知只等了两天兵部就派人来传,让他们准备赶去京城,说是有援军会来接替他们守城!

第二天半夜一支两三千人的山西援军赶到了良乡北城门!把守城的全都吓了一跳,险些开火……

这支勤王军本是去昌平的,结果半道又被派往良乡。这可苦了这些个军士,不少人都有夜盲症,就这么黑灯瞎火摸到了良乡城!

朱文又说还得拖了两日,得准备完了再走,城防上的事情也得交代清楚,别自己一跑这城又丢了……就在援军和党知县真的以为朱文还得拖两天时,结果这家伙第二天半夜突然就说要马上就开拔了……

良乡到京城也就六七十里,但朱文赶在晚上行军三千六百多人加上两百来辆大车,实在是走不快。要是轻装急行军,那倒是也行,可火炮怎么办?满车队的物资怎么办?怎么算都得走上一天,于是决定到了三十里外的卢沟桥看情况再说。

朱文之所以没有拖延选择夜间开拔,一是生怕有人给城外传信,二是看到山西军中多夜盲症……自己这些手下,平日里荤素搭配吃的较好,即便是行军口粮也是特意调配的,所以晚上赶路不存在看不见近处的情况,行军用的灯笼也是走在里面,外面还罩一层,只能照到脚下,火把之类得一律没敢点,骑兵也早就散开一有情况就会吹哨发信号。他就赌后金兵晚上不打火把看不清路!要是打火把他也能早发现早布防!

朱文有些后悔半夜出发了,早知道路这么不好走,应该天黑就出发!路上队伍停下休息,前后加起来差不多有一个时辰,紧赶慢赶在十六日天亮后终于赶到了卢沟桥,一半的路程算是走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