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世贤听了徐啸的话,感到有些愕然,他没想到自己从大帅袁应泰那里刚转变过来的自认为正确的想法,在徐啸这里竟是不被认同的,甚至可能是错误的。
徐啸不亏是之前熊廷弼熊大帅身边的先生,总是能从平常人想不到的角度来看待一个问题,从多角度判断一件事情的好坏。
贺世贤觉得自己虽然现在无法判断出徐啸徐兄弟所说的话的正确与否,但也没办法做到一口否认此想法。
通过招纳而来的那些战死一百五十多名蒙古流民,就来完全否定大明军队里的汉人士兵不如这些蒙古流民?这显然是不对的。
尽管汉人士兵的身体素质整体上看上去不如招纳来的蒙古流民们那么强健,但汉人士兵比他们要来得聪明,处事比他们来得也比较能变通和灵活。
这就是二种人群在文化地域和环境上所存在的差异。按说这很正常,二者说不上什么好坏,应该说他们各有各的特色和长处。
另外,贺世贤从徐啸的话里,更是听出了这么一层意思:在徐啸看来,并不能通过一场简单战斗,和在这场战斗中所战死的那些招纳过来的一百五十多名的蒙古流民,就来断定这些蒙古流民们对大明军队的忠诚,对大明的忠心。
尽管徐啸在与贺世贤的谈话中带着深深的责问,令贺世贤有些难堪和不快,但贺世贤还是把徐啸的话给听了进去,从双耳直入心底。
贺世贤觉得徐啸的话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似乎比自己考虑得要周到仔细得多。
思来想去后,贺世贤终于还是决定当下就向徐啸询问一下边关当前的形势和应对方案。作为沈阳城的总兵,责任重大,贺世贤当然不希望辽东边关和沈阳城出事。
贺世贤带着请教的口气向徐啸问道:“徐兄弟,直到现在依然认为招纳城外蒙古流民为我所用的策略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