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有四位姓鲁的:一个小男孩肺炎,一位爷爷突发哮喘,一位中年女士镰刀割伤,最后是一个中年男人肝癌中晚期。
夏木安第一直觉判断,应该就是最后一个,“妈,你记得最后一位叔叔叫什么名字吗?”
“鲁单,孤单的‘单’,你说难治的病,我第一感觉也是他,所以留意了名字。”
鲁单,鲁简,简单?
肝癌中晚期确实是很难治的病。
夏木安更加确定,南禾家里生病的人,就是这个“鲁单”。
跟她妈妈一个姓的中年人,应该是她舅舅吧。
万里长征才走第一程,接下来的重点是治病。
根据他的认知,这个病应该是治不好的,或许有办法延长寿命或者减轻痛苦,夏木安决定到网上了解专业知识。
[对于中晚期肝癌患者,已经失去了根治性手术的机会,因此手术切除并不是首选治疗方案,可以考虑公认的最普遍最有效的介入治疗,其次还有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方法……]
专业名词还有各种治疗的内在原理,夏木安看得一头雾水,只记住了介入治疗是最有效的办法。
他立刻搜索介入治疗,想了解一下治疗效果和费用。
手术风险不大,但县医院这样的小医院做不了,费用相对也不算很高。
那她舅舅到底有没有做介入治疗?
叮铃铃铃……
提醒他出门上学的闹钟突然响起,他才恍然发现时间这么不经用,整个中午竟然没来得及休息。
他抬手闭眼捏了捏鼻梁,缓解困顿后起身关上门出发,一路上都在想,到底是先去向南禾确认自己猜测的情况呢?
还是先想办法打听有没有这方面的专业人士?
要是找到了专家,结果搞错了人根本不是这个病,竹篮打水一场空?
先跟她确认好了是这个病,结果最后找不到专家帮不上忙,希望破灭?
貌似第一种好一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