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头听了很是得意的说道:
“你竟然知道这些字是我们小县太爷写的,不错不错!”
听到了老头的回答,朱元璋好奇的问道:
“这个牌子,你们小县太爷收你们多少钱?”
老头看了一眼朱元璋,好奇的说:
“收钱?”
“我们小县太爷才不会收我们这些老百姓这钱呢!”
“他说了,他的润笔费是用来宰那些富得流油的富商的!”
听了老头的话,朱元璋才明白了过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朱辰的润笔费不是每个人都收的。
他收的对象竟然是那些商人。
朱辰这家伙让宿县的老百姓都要尊重商人,
结果自己捞钱时也不客气了。
捧得高宰得狠!
是个狠人。
朱元璋几人来到了窑洞前的巨大广场上。
发现广场上出出进进的都是人。
除了年纪大的老头。
就是小孩和妇女都干的热火朝天。
朱元璋感叹一声:
“难怪村里没有青壮年呢,原来都跑到这里来了!”
到了广场就闻到一股浓烈的酒香味。
再一看,
广场上放着许多炉灶、蒸馏设施、晾堂、灶堂和排水沟等做酒需要的东西。
还有那堆积如山的粮食。
听到有商人来参观,在里边干活的村长赶紧走了出来,接待几人。
朱元璋指着那些粮食,对村长说道:
“我说村长啊,别的地方的人连草根都要吃不上了,你们这里竟然有如此多的粮食酿酒,这也太奢侈了吧?”
听了朱元璋的话,清水村的村长哈哈哈大笑了起来:
“老黄你说的对,可是我们宿县不缺粮食啊,用我们县太爷的话说,我们宿县的老百姓三年不种粮食也不愁吃,家家户户有余粮,这不新的一茬庄稼又快要丰收了!”
“就广场这点粮食,只不过是我们宿县剩粮的九牛一毛!”
“我们小县太爷说了,让我们格局放大点,要学会享受!”
村长的一番话说的朱元璋直接无言以对了。
人家宿县现在确实不缺粮食。
想到如果能把玉米和红薯这些农作物推广向全国,
大明的老百姓都能吃饱,
用多余的粮食酿美酒,朱元璋就觉得高兴。
几人说着,
就跟着村长进了酒窖之中。
进入酒窖,
几人直接傻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