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天文导航由于其完全的自主性和良好的抗干扰性,在航天器和精确制导武器中被广泛采用。
蓝星作为一颗普通的行星,运行于宇宙空间亿万颗星体之间,
它的形成演化及重大地质历史事件无不与其宇宙环境有关。
事实表明,蓝星本身记录了在地质历史时期所经历天文过程的丰富信息。
天文与地学关系密切,蓝星上生物的发展和灭绝也可能与某些宇宙环境因素有关。
人类在探索宇宙奥秘过程中,还向往着对蓝外生命和蓝外文明的寻找。
人们认为宇宙是一个和谐的整体,它不会偏爱蓝星,宇宙中应该还存在着其他的像蓝星这样一个充满生机的星球。
陆教授给唐欣讲到这段内容的时候,唐欣深有同感。
只是天文学也不是万能的,还有很多待解决的问题。
比如能量物质是什么?
陆教授给的说法是,“能量的存在是“应需而生”的,
用它可以来解释宇宙的加速膨胀,
但从未被观察到或测量过,也可能永远不会被直接观测到。”
唐欣的理解是,“能量物质是将星系物质粘合在一起的“胶水”,也从来没有被观测到过。
与暗能量不同,不过,她认为很可能有朝一日能切实观测到这种物质。”
这个唐欣熟悉啊,她心里很快就有了想法,但是她也不知道对不对,“多种物质结合在一起组成了恒星、行星、尘埃、气体等可见宇宙,
是宇宙中除了物质和能量的组成部分。
但是有超过一半的物质到现在还没有被找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她觉得这应该还是属于科学技术问题,蓝星科学文明还是过低了。
唐欣觉得当恒星内部的燃料耗尽时,有时会爆炸形成超新星,超新星会带有超高能量,带有高辐射。
但是她没有证据证明这个想法,因此恒星爆炸时其内部情况到底是怎样的、爆炸又是如何展开的,还是一个谜团。
自宇宙大爆炸后几亿年,宇宙中的大部分物质又被电离,并持续至今,但截至目前尚不清楚这是为什么。
这个问题,唐欣也是一无所知,或许她哪天有时间会去研究一下。
尽管蓝星的大气层能帮助人类抵挡住大多数宇宙射线,但每天仍有这些射线到达蓝星表面。
对于这些宇宙射线中能量最高的那部分,科学家们还无法就其源头达成共识。
这也是唐欣最想研究的领域,她觉得那颗带来厄运的行星就是那些宇宙射线中能量最高的那部分,因为人类承受不住它的能量辐射,才会给蓝星带来大灾难。
但是唐欣却有点不一样的想法。
只是跟陆教授请教了这么多问题,本以为会解决问题,哪知道又多了这么多问题。
唐欣也是满腹无奈,并决定把之前的想法付诸行动。
未知行星探测器的研究项目也正式启动。
在研究项目启动之初,唐欣就孚日这个设备起了代号WLX--101探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