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蝉鸣悠长、日光炽热得好似要将大地烤化的夏日,空气中弥漫着让人燥热难耐又满心焦灼的气息,众人翘首以盼的高考成绩,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考上啦!图南、筱婷和栋哲,都考上复旦大学!” 宋莹兴高采烈地在街头巷尾挂上横幅,她扯着嗓子高声呼喊,那声音仿佛带着无尽的活力,打破了街巷的沉闷。
刹那间,这消息宛如插上了翅膀,迅速传遍大街小巷,引得众人纷纷侧目。
“恭喜啊,恭喜!” 小巷里听到喊声的邻居们,脸上洋溢着喜悦,纷纷走出家门,向黄家和林家道贺。
“晚上我家和玲姐家请大家下馆子,都来捧场啊。” 宋莹乐得合不拢嘴,满心欢喜地准备在自家前两年开的餐厅里,为三个孩子举办庆功宴。
“图南哥,筱婷、栋哲,你们都报考的什么专业呀?” 吴珊珊一脸向往地问道,她成绩不错,中专读的是师范专业。
“我选的数学系,筱婷是新闻系,栋哲报的化学系。” 庄图南嘴角噙着笑,温声回应。
“图南这是子承父业,以前庄老师教数学就特别厉害,往后图南指定有大出息。筱婷文笔出众,将来准能成为大记者,天天写大新闻,让咱都跟着开眼界。”
一旁的李一鸣看着庄图南兄妹,心中五味杂陈,既为他们由衷高兴,又忍不住想起庄老师,那样好的一个人,却过早离世,实在令人惋惜。
李一鸣曾数次折戟高考考场,后来摆摊谋生,那时政策尚未完全放开,他因倒买倒卖遭了秧,家里砸锅卖铁,才把他和小叔从街道捞出来,如今在纺织厂苦熬日子。
庄图南闻言,思绪飘远,想起父亲庄超英。填报志愿那几日,他辗转难眠,反复思量,终是为了续写父亲未竟的篇章,决然选择了数学系。
夜幕低垂,庆功宴热闹开场,巷子里的邻里齐聚一堂,欢声笑语似要掀翻餐厅的屋顶,在每一个角落欢快跳跃。
“咱这小巷一下出了仨大学生,可给大伙长脸啦!图南,你什么时候有空,帮小军辅导下功课。” 老吴满脸期许,他就小军这么一个儿子,就盼着他能有出息,日后撑起家门。
庄图南刚想推辞,却一时语塞,不知如何开口。恰在这时,张大婶笑容满面地凑过来,“图南,我家小明过两年也要高考了,想借你的笔记看看。”
“行,等我整理好了给您送过去。” 庄图南赶忙应下,顺势起身离座,长舒一口气。
酒过三巡,黄玲和宋莹都有了些醉意。庆功宴散场后,林武峰驾车回家,路上,许久未曾作响的系统提示音突兀地在他脑海中炸开。
“叮,恭喜宿主完成本次吃瓜任务,现结算奖励,奖励宿主餐厅一座、上海房产三套,相关奖励已存放进系统柜!”
“图南和筱婷考上大学,我这辈子也算没白忙活。” 黄玲又哭又笑,眼中满是欣慰,只觉往后的日子有了奔头,如破晓的曙光,穿透阴霾。
“玲姐,图南和筱婷这么优秀,以后肯定前程似锦,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宋莹从包中掏出手帕递给黄玲,心中亦是感慨万千,暗自庆幸当年慧眼识珠,选了林武峰,才有了如今的安稳生活。
“这些年,多亏了你和林工照顾,不然真不知日子咋过。” 黄玲抱住宋莹,多年的委屈与心酸如洪水决堤,汹涌而出。
“玲姐,说这些就见外了。我还得感谢图南和筱婷陪着栋哲学习玩耍,让他不再孤单。” 宋莹早把庄图南兄妹当成自家孩子,亲厚无比。
次日清晨,林武峰便携宋莹、林栋哲飞往福建老家,开祠堂、祭祖先,大摆宴席,热闹非凡。而后又奔赴广州,探望林母与林家兄妹。
“栋哲是咱家长孙,如今考上大学,总算对得起林家祖宗了。” 林母看着林栋哲,喜上眉梢,眼中的喜悦溢于言表。
“妈,若妍她们日后肯定也能考上大学,咱家会越来越好。” 林武峰为林家的孩子们都安排了仿真人教授,如今个个品学兼优、才艺双全。
“都是好孩子!” 林母深知如今这一切都是林武峰的功劳,她以前做梦都没想到,家里会有如今这般光景。
一家人在广州逗留大半月光景,才回到苏州。刚入小巷,便撞见隔壁的王勇。
“回来了!” 王勇热情招呼,虽说心底仍对宋莹有些芥蒂,可谁让她男人有本事呢,面上也不好表露。
“嗯。” 林武峰淡淡回应,拎着行李径直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