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设计为战列巡洋舰,后被升级为战列舰。
受到英国海军建造技术和设计的影响。
主要特征:
排水量约为32,000吨。
长度大约224米,宽度大约31米。
动力系统包括蒸汽轮机,最初使用燃煤锅炉,后期改为燃油。
武器系统:
主炮为8门356毫米(14英寸)炮,分布在四个双联装炮塔中。
同时装备有多门副炮和防空炮。
改造和升级
金刚级战列舰在其服役期间经历了多次改造和升级,尤其是在1930年代,为了提高其作战能力,增强了其装甲保护、防空武器系统以及推进系统。
战时表现
在太平洋战争期间,金刚级战列舰在多场重要海战中出现,包括中途岛海战和所罗门海战。但随着航空母舰的崛起,它们的战略地位逐渐下降。
结局
在太平洋战争中,金刚级战列舰大多在与盟军的战斗中损失。
金刚级战列舰代表了日本海军建设的高水平,展现了日本对强大海上力量的追求。然而,它们在面对现代战争新形式时,显现出了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