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谢督主栽培,在下愿为督主略尽绵薄之力!”
霍光又向刘彻作揖行礼。
“好,很好,今晚彻刚好宴请了其它三家征军府的人,你一起留下来吧!”
“在下遵命!”
“嗯,董夫子在吗?”
刘彻对着主父偃问道。
“在的,老朽这就去喊他。”
“不用了。”
只见一位圆脸长须,头扎巾子,身着长袍的儒士从后门走进厅堂。
“董夫子!”
刘彻率先拜见。
“董夫子!”
其他人跟着一起拜见。
没办法,此人功劳太大,名头太响。
他的《举贤良对策》不仅被先皇盛赞,更是被朝中文武奉为华夏最正统的思想。
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提出三纲五常,有“儒圣”之名。
刘彻每逢大事,必会向他请教一二。
“嗯。”
董仲舒自然地受了众人一拜,然后找到一个座位坐下。
一开始他被这么礼敬,觉得受之有愧,但久而久之后也就习以为常。
看到董仲舒入座后,刘彻自己坐上了主位,又让其他人就坐。
“想必诸位都知道了昨夜京城中发生的事,咱们的皇上好一个瞒天过海,他的后面居然还隐藏了这么多实力。”
“眼下,潜龙出渊的皇上手段频出,先是下旨不让臣子离京,又在京城中戒严三日,让所有在京臣子出席三日后的小朝会,这些着实让人看不懂。”
“本来按照家父首席谋士张良先生的谋划,天子遇刺身亡,后宫中的通天宫和长春宫两宫必斗,京城必乱。”
“而我方在城外的那支大军,进可进城伺机而动,退可接我等安全离京。”
“可这一切都被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天子破坏了,所以,彻决定,我等强行闯出城门,城外大军接应,如果遇阻,那就强攻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