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自语道,他一时不知道做何选择。
“主公还需早做决定,皇上已接近拿下冀州,留给我们镇西军府的时间不多了!”
荀彧看到主公的纠结样,忍不住提醒道。
“主公,这个奉孝出得好大的难题啊!”
一直在旁听的许褚出言道。
只要胸怀大志的人,谁会甘愿屈居人下,可一旦选择造反,风险太高,主公又在皇上的掌控之下,连离开京城都难,难道奉孝的一套锦囊中有脱身之策?
曹操也想到了这点,他第一反应是选择造反这套锦囊,可一想到奉孝向来喜欢出奇谋,连他都说风险很大,那是真的很大了。
再想到就算他造反成功,成功篡位了,之后能挡得住四征军府吗?
如果仅是逃离了京城,莫名背上了叛贼的恶名,在兖州偏安一隅,又有什么意思?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也罢,还是背靠大树底下好乘凉,一切外部压力都让皇上去顶着吧!
“本将军…选择向皇上投诚那一套!”
曹操艰难地说道。
“好,主公,是这一套!另一套锦囊我去烧掉了?”
荀彧心中松了口气,他拿出两个锦囊,递给了主公。
“嗯,去烧掉吧!”
曹操点头道。
锦囊妙计之所以是妙计,就是布置锦囊的人提前算出了对方的计谋,所以步步为营,按部就班地打破诡计。
如果强行打开不该打开的,或提前打开了,那么就可以知道了事情下一步将会怎么发生,就会加以避免,那么锦囊就没有了意义,最终结果只能避免而不能反计。
这个道理他曹操当然懂,所以没有反对荀彧的建议。
——
荆州,南郡,江陵县,司徒府。
“启禀少主,我方探子在零陵郡突然发现大量人马,看起来像是征南军府的人,大约有六万人马。”
一个探子突然向一个衣着古朴高雅,眼睛深邃,气质威严的年轻男子禀报道。
此男子是当朝司徒熊旅的儿子熊疑。
“征南军?怎么会是他们,难道皇上所说的另有大军前来荆州增援的就是他们?”
熊疑大惑不解道,皇上怎么跟征南军府搞在一起了?
“快去请吴起!”
知道对一个探子问了也是白问,他连忙让人去请吴起过来,相信对方应该能看出一点端倪,毕竟对方可是“兵家亚圣”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