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之前,他们也不知道考生的情况,至于陛下是怎么想的,他也不知道。
对于这个回答,官员们自然是不满。
这怎么可能呢?
随后,三位主考为了堵住那些人的嘴,干脆将那会元的考卷,张贴到贡院墙外。
随着杨主考的结论,和那考卷贴出,那些官员也纷纷停止了猜测。
那考卷答题,还是有一定水准的,这说明考官们没有徇私。
况且,杨尚书在吏部多年,刚正不阿,为人清廉,许多官员也相信他,在会试抡才大典上,不可能出现差错。
唯一的解释便是,那学子确实有真才实学,加上运气好,被陛下看中。
然而,这一现象,却对那些寒门出身的考生,打下了一剂强心针。
尽管寒门考生取中的比例,依旧低的可怜,不到一成的比例,但是对于天下的学子来说,也是一种莫名的鼓舞。
......
会试张榜结束,李想的任务也就完成了。
只要等着殿试之后,有了科举的经历,李想便调任国子监,开始筹建官学之事。
趁着这几天,李想便想着,多潇洒几日,不然,之后就有的忙了。
然而,李想要偷懒,有人却不肯。
会试结束当日,贡院里李想的骚操作就传了出来。
有心人,一查之下,李想在考场坑人钱的事情,就暴露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