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在他看来,双方的观点都有道理。
听完魏老太监的汇报,永嘉皇帝敲了敲御案,问道:“魏监,你怎么看?”
魏老太监拢着手,想了想,这才说道:“陛下,往年科举,寒门学子,仅仅是盘缠就花光了积蓄,到了应试之时,难免被生活所困,”
“若是朝廷承担这些学子的食宿,自然是好的!”
永嘉皇帝闻言,不由点了点头,“会试的举子,都还算好的,那些乡试、县试的学子,生活更是困苦,不少有才的学子,便是被这等身外之事,给耽误了。”
顿了顿,永嘉皇帝朝着魏老太监说道:“你去找那小子,问问他此事,可否推行全国,若是可行,便让杨慎呈一份奏折上来。”
魏老太监闻言,这才躬身退下。
......
御史台,公堂内。
此时,一众官员对此事的态度,已经有所改变。
又不痛不痒的问了一些问题之后,这场质询便也无疾而终了。
杨尚书带着一众考官,出了御史台,便看向李想说道:“此事,你无需担心,本官会一力承担。”
身后的考官们,也纷纷笑着附和。
李想不由无语。
对于这事,他可从来没有担心过,大不了降职呗,扣薪俸呗,自己也不差那点。
不过,这几个老家伙,确实也是一片好心。
想到这里,李想朝着几人躬身拱手道:“多谢诸位大人!”
杨尚书见状,顿时满意的捋了捋长须。
几人又笑着说了一阵,便开始散去。
李想也准备回府,一会,苏亚男还得看大夫呢!
就在这时,一辆马车出现,魏老太监走下马车。
“杨大人,李大人,请留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