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印支国战役全面胜利

铁年在得知这个消息时,心中也涌起了一股难以名状的惊愕。他立刻拨通了前方指挥官的电话,想要了解事情的真相。电话那头,前方指挥官的声音沉重,他详细地描述了那场惨烈的火灾,以及那些无辜百姓的悲惨遭遇。

铁年沉默了片刻,然后深深地叹了口气。他明白,虽然这些死伤的是他国的人们,加害者也是他国的士兵,但这些低种姓的百姓在印支国中,却如同被遗忘的角落,他们得不到应有的认可和尊重。他们活着,仿佛就是为了承受无尽的苦难和磨难。

铁年放下电话,他的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战争带来的不仅仅是血腥和杀戮,更有无尽的悲痛和创伤。而那些无辜的百姓,往往成为了战争中最大的受害者。他默默地祈祷,希望这场灾难能够尽快结束,让那些无辜的人们能够重新找到生活的希望和勇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新约里城的外围据点,在激战了一天一夜之后,终于被东方国的勇士们逐一攻克,仿佛一场无情的风暴席卷过大地,留下的只有满目疮痍。

此刻,新约里城如同孤岛般被围城大军从三个方向紧紧包围。城内的印支国人仿佛被无尽的黑暗笼罩,他们的耳目被切断,变成了瞎子聋子,只能凭借着内心的恐惧与不安,感知着外界那即将来临的风暴。

东方国的士兵们经过了一日的休整,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定与决绝。阵线的各处,士兵们都在紧张地忙碌着,准备着下一轮的战斗。而北门和西门地区,更是成为了双方激战的重点。

在铁年的智慧布局下,一场巧妙的战术欺骗悄然展开。他们时而猛攻北门,时而佯攻西门,让印支国的守军陷入了混乱之中。印支国的指挥官似乎被迷惑了,他们不知为何,竟然将西门一半的兵力推进到了北门地区,试图在那里与东方国的士兵进行决战。

然而,这一决定却恰恰暴露了他们的弱点。西门因此变得空虚,几乎没有任何防守力量。东方国的士兵们抓住了这一机会,如猛虎下山般向西门发起了猛烈的攻击。他们的呐喊声震天动地,刀剑的光芒在夜空中闪烁,仿佛一道道闪电划破黑暗。

随着战斗的进行,西门的城墙在东方国士兵的猛烈攻击下逐渐崩塌。印支国的守军陷入了混乱之中,他们试图组织反击,但已经无济于事。在东方国士兵的猛烈攻势下,他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城门被攻破,东方国的士兵如同潮水般涌入城内。

西门的战斗日渐激烈,仿佛一把熊熊燃烧的烈火,将这片土地笼罩在紧张与危险之中。印支国的空军,如一群贪婪的秃鹫,从他们国境北部的崇山峻岭中飞出,两架轰炸机如同死神的使者,一次次地扑向西门镇,企图在这片土地上寻找他们的目标,进行无情的轰炸。然而,他们的轰炸却如同隔靴搔痒,只是匆匆丢下炸弹后便迅速撤离,显然,他们惧怕与东方国士兵的地面部队进行正面对抗。

战斗之初,东方国的一支精锐突击队,如同一把锐利的尖刀,悄无声息地插入了印支国士兵的阵地网络之中。他们如同猎豹一般矫健,又如影子般难以捉摸。然而,或许是过度的勇猛和深入,他们不慎陷入了敌人的包围之中,最终寡不敌众,英勇牺牲。印支国的防守部队在打扫战场时,意外地缴获了这支“尖刀队”的旗帜。那面旗帜上,绣着东方国士兵的英勇和荣誉,是他们心中的信仰和骄傲。

印支国的士兵们如获至宝,将这面旗帜视为无比“珍重”的战利品。他们大肆宣扬,试图借此提振士气,展示他们的胜利。一时间,印支国军营中虚骄之气大作,士兵们纷纷议论,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然而,他们却未曾意识到,这不过是东方国士兵的一次小小试探,真正的战斗,才刚刚开始。

在十日的紧张筹备后,西南军事集团的攻围部署如一张巨大的网,悄无声息地完成了最后的收紧。炮火的硝烟在空中交织成一幅激烈的战争画卷,炮战愈发激烈,仿佛要将整个战场都吞噬在火与烟的漩涡之中。

东方国的士兵们,如同一群狡猾的猎豹,从一个个隐蔽的地堡中悄然探出头来,他们的眼神坚定而锐利,仿佛能洞穿一切阻碍。他们利用地形优势,灵活地穿梭在战场上,一点一点地逼近印支国的阵地。每一步都充满了危险,但他们的步伐却坚定而有力,仿佛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他们前进的步伐。

印支国的守军们虽然士气高昂,但面对东方国士兵的步步紧逼,他们也不得不日夜不停地发射着如雨点般密集的机关枪火。那些子弹和炮弹在阵前交织成一片死亡的网,企图用这样的方式来壮大他们的胆气。然而,这样的消耗对于印支国来说无疑是巨大的,他们的弹药库在不断地被消耗着,而东方国士兵的攻势却丝毫未减。

在激烈的炮火声中,西门成为了战场上最引人注目的焦点。印支国的守军们原本以为自己的防线固若金汤,然而随着西门不断地受到东方国士兵的猛烈攻击,他们这才如梦初醒地意识到,西门才是他们真正的受攻重点。

东方国的重炮火如同愤怒的巨兽,疯狂地倾泻在西门的西头一带。每一发炮弹都在地面上炸出巨大的坑洞,尘土飞扬间,仿佛连天空都被染成了灰色。而那些战车则如同钢铁巨兽一般,在战场上横冲直撞,将一切阻挡在它们面前的障碍都碾得粉碎。

战场的局势愈发紧张,双方的士兵都在为了生存和胜利而拼尽全力。在这片充满硝烟和死亡的战场上,每一个瞬间都充满了无尽的刺激和惊险。而对于那些勇敢的士兵们来说,他们只有一个信念:为了国家和民族的荣誉,战斗到最后一刻!

第三日的阳光刚刚洒满战场,空气中弥漫着硝烟与尘土的混合气息,预示着即将来临的激烈战斗。铁年将军站在指挥所内,目光如炬,他手中的指挥棒在地图上划过一道道坚定的轨迹。随着他的一声令下,整个战场仿佛被按下了启动键,总攻的号角在这一刻嘹亮地吹响。

小主,

四十分钟的炮火准备,像是狂风暴雨前的宁静。炮火轰鸣,震耳欲聋,炮弹如同愤怒的巨兽,撕裂着空气,向敌方阵地倾泻而下。一时间,整个天空都被火光与烟雾笼罩,仿佛末日降临。

11时整,铁年将军的声音在战场上空回荡:“全面进攻开始!”随着这声命令,突击队如离弦之箭,率先冲破了敌军的防线。他们如同猛虎下山,势不可当,瞬间便撕开了敌军的第一道防线。

担任“东西对进”的主攻部队紧随其后,他们如同潮水般涌进西门突破口。战士们喊着震天的口号,挥舞着手中的武器,以排山倒海之势向新约里守敌发起了猛烈的进攻。敌军的抵抗在他们的冲击下如同纸糊一般脆弱,很快便被一一击溃。

从上午11时到第二日凌晨,西集团的先头部队如同锋利的刀刃,不断切割着敌军的防线。他们先后攻克了中部守敌的各个支撑点,将敌人逼入绝境。同时,他们也相继占领了新约里城中心的恒河上游中游的各个桥梁,为后续的进攻铺平了道路。

整个战场上,炮火连天,硝烟弥漫。战士们的呐喊声、枪炮声、爆炸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首悲壮而激烈的战歌。他们的英勇表现不仅激发了同袍们的士气,也让敌军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恐惧。

第1先遣师的先头部队如同猎豹般悄然出动,他们的目标——梵天桥,那座横跨恒河,连接着敌我双方的重要桥梁。

第1先遣师的勇士们已经如狂风骤雨般席卷而来。他们的攻击如雷霆万钧,势不可当。梵天桥上的敌人被这股突如其来的猛攻打得措手不及,很快便溃不成军。在激烈的枪炮声中,梵天桥被英勇的先遣师战士们牢牢地控制在手中。

与此同时,第2师的一部也在凌晨时分发起了猛烈的攻击。他们如同猛虎下山,直扑女神桥。经过激烈的战斗,女神桥也在8时许被英勇的战士们成功攻占。而在多神桥,第3师的一部也在拂晓时分发起了冲锋。他们的攻势如破竹之势,势如破竹,多神桥上的敌人很快便败下阵来。

而在第2师的另一部,攻击部队更是势如破竹。他们一路过关斩将,连克大白桥、象神桥、猴神桥、金钢桥,犹如一支不可阻挡的铁军。在二日凌晨,他们也进至多神桥,与第3师的战士们形成了夹击之势。

与此同时,第8师第70团的突击部队也在拂晓时分发起了冲锋。他们如同利剑出鞘,直插敌人心脏。在金钢桥、女神桥等地,他们与西集团的战士们会合,形成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这使得敌人的防御体系瞬间被打乱,他们陷入了极度的慌乱和绝望之中。

整个战场硝烟弥漫,炮火连天。战士们的呐喊声、枪炮声、爆炸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首壮丽的战歌。在这首战歌的激励下,战士们更加奋勇向前,他们的勇气和决心如同燎原之火,燃烧着整个战场。

随着战斗的深入,敌人逐渐陷入了绝境。他们的防线被一道道攻破,士气也随之一落千丈。而在这关键时刻,战士们却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他们知道,胜利已经近在咫尺,只要再坚持一下,就能迎来最终的胜利。

夜色如浓墨般沉重,外面炮火连天,此刻印支国参谋总部的灯火却依旧通明,宛如一座孤城中的灯塔,在这寂静的夜晚中显得格外刺眼。

印支国王独自一人坐在那张厚重而庄严的龙椅上,手中紧握着一份刚从战场上传来的情报。纸张的边缘因他的手指过于用力而微微卷曲,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战场的残酷与无情。

情报上,那刺眼的文字如同冰冷的匕首,直刺印支国王的心脏——东西两线的援军,已经被东方国西南军事集团以雷霆之势全歼,无一幸免。这一消息,犹如晴天霹雳,将印支国王心中最后的希望彻底击碎。

国王的双眼失去了往日的神采,瞳孔深处充满了绝望与无助。他望着那情报上血红的“全歼”二字,心中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恐惧。两路联军,原本是他们寄予厚望的救命稻草,如今却成了他们走向灭亡的催命符。

国王的身体无力地瘫倒在椅子上,那肥厚的身躯仿佛在这一刻变得异常沉重。他的脑海中一片混乱,无数个念头如潮水般涌来,却又如同乱麻般无法理清。左右开弓合围铁年西南军事集团的目标,如今看来已经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而印支国,这个曾经辉煌一时的国家,如今却已经站在了灭国的边缘。

国王的眉头紧锁,那张曾经威严而自信的脸庞此刻却布满了忧愁与困惑。他不知道自己该如何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打击,更不知道该如何挽救这个即将灭亡的国家。他的心中充满了无尽的迷茫与无助,仿佛一只被困在黑暗中的孤狼,找不到出路也看不到希望。

此刻,参谋总部内,犹如煮沸的开水,人声鼎沸,激昂的情绪在空气中弥漫。两派人马,各自坚守阵地,仿佛两股洪流在狭窄的山谷中激烈碰撞。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一方,主张投降的将领们围成一圈,他们脸上写满了无奈与绝望。为首的将领沉重地开口:“各位,我们已别无选择。东方国自古便有善待降者的传统,这是历史的见证。如果我们选择臣服,至少能保全国家的血脉,让印支的子孙得以延续。”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深深的无力感,仿佛一颗沉重的心石压在众人胸口。

然而,另一方的将领们却犹如磐石般坚定,他们眼中闪烁着不屈的光芒。为首的将领站起身来,声音铿锵有力:“不,我们不能就此屈服!印支的男儿,宁死不屈!我们仍有希望,只要国王能率领剩余的勇士前往北方山区,利用那里的险峻地形展开游击战,必定能让东方国疲于奔命,甚至可能扭转战局!”他的话语中充满了激情和信念,仿佛一股狂风,席卷了整个参谋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