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鼓点动心秦军追

意图很明显了:从北面突围而去。

“赵括者,何其短视也。”白起喃喃自语道,随即又补充了一句道:“赵军,何其幸运哉。”

短视,说的是赵括在战局未明的情况下,便置两国利益于不顾,自顾自地率残存着的赵军逃离战场。

如此一来,几乎是将胜利拱手送给了秦军;秦军甚至不需要做什么,稍稍阻击一下,然后占领赵军的营地,四方之秦营瞬间连成一块,司马错所部再无被夹击之忧,反而十数万魏军被自家重重围困。

而一旦魏军被歼灭,仅存的数万赵军又还能翻起怎样的浪花呢?

自己稍稍整顿一番,往长平关、故关方向平推过去就是了。

更重要的是,赵军如此对待魏军,将魏军的侧背后方,彻底地让给了秦军,这让他国怎么想,人家魏国可是来救援你的,你不仅不感激,反手就把人当替罪羊,试问这样的情况下,还有谁愿意去援助这样一个背信弃义、拿救援的盟军当垫脚石的军队?

幸运,则说的是赵军幸好有这样的将军,否则势必全军尽没在了上党这个囚笼之中。

但不管怎样,赵军想要逃,那是肯定的了。

你想逃,那就偏偏不让你的计划得逞。

“传令前军,试探进攻赵军阵地。”尽管已经判断出了赵军的意图,白起依旧没有轻易出动全军,而是贯彻着他一贯的谨慎小心。

见利而知止,光是这一点便足够大多数的将领学一辈子的了。(历史上赵括就是在秦军佯败之后,立即投入了全部的战力追过了丹水,这才导致了后续的被围困。)

试探的前军的很快传来捷报:赵军阵地几无反抗,皆是空阵。

得到前军汇报的白起,不再犹豫,当即下令三万大军兵分两路,一路万人队,直插赵军侧后,尾随而击之;一路两万人破赵军营地之后,迅速转向南面,与司马错所部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