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将军亲书之,治粟都尉并河内郡尉。”城门吏诚实地答道。
“河内郡尉倒还明白,这治粟都尉是何官职?”廉颇心中暗暗问道,却是没有再询问城门吏,因为连他都不知道的官位,城门吏又如何能知。想必又是上将军的创举。
此时的廉颇也管不了那么多了,如今还只是平阳君等人找上门来,但耽搁一会儿,等大家都知道了许历已经离开的消息,怕不是要炸了营了?!
无奈之下,廉颇只能打搅赵括的休息,请示现在该如何处置。
可是,听到廉颇阐述的赵括也是无奈地摇着头。是让你许历放开去弄,没让你这么放开手脚的啊!
赵括看着一脸焦急的廉颇,很想告诉他:知道你很急,但你先别急。
只是赵括显然并不能将自己的计划和盘托出,微微皱眉之后,赵括倒是觉得,或许这也不是件坏事。
“既然错了那便错有错着吧。”赵括心中暗暗想道。
“大战既毕,虽未尽全功,也算是一次大胜了。”赵括看着廉颇缓缓道:“既如此,便来一次全军选锋吧!”
选锋者,挑选精锐士卒是也。随着兵团作战的不断扩大话,投入的兵力越来越多,而个人的意志,个人的勇武也在战争中的体现越来越少,选锋这样一件颇为神圣的事情,居然几乎消散在赵国历史长河之中。
而赵括如今也算是旧事重提了,正好趁着这个机会,让全军都发发汗,也让赵括对全军的真实实力有一个更加全面而彻底的了解。
只是,这突然的转变令廉颇有些措手不及。
“啊?”廉颇有些疑惑地看着赵括道。
“大胜却无法庆祝,众将士心中都憋着一股子火呢!趁着选锋,在校场上,让他们全都发泄出来。”赵括点点头补充道。
“如此,倒也有理。”廉颇也点点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