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北方风雨欲满楼

哒哒的马蹄踏破代北的安宁,而与此同时,在几乎同一纬度的燕北,本该宁静的国度,也在此时蠢蠢欲动。一如赵括当初所想。

“启禀我王:国相所谋,实乃大谬也!”

一场激烈的辩论正在燕王宫中如火如荼地上演着。

出场嘉宾分别为:端坐在主位之上的燕王喜,站在燕王右手边的则是以国相栗腹和将军为首的一群人,站在燕王左手便的则是上大夫将渠和昌国君乐间为首的一系人马。

两方人马可谓是针锋相对,谁也不让着谁。

而这个回合,显然是轮到了上大夫将渠这一方。

“赵国先大胜秦军于上党之地,扩地何止千里;后迫死秦国武安君、阵斩秦国上将司马错,此时士气正旺之机也。此时伐赵,吾不知国相缘何有如此怪诞之想法,此无异于自取其辱也!”燕国上大夫将渠毫不客气地怼着国相栗腹道。

不待国相栗腹那边反击,站在将渠之前的昌国君乐间也站了出来。

“我王容禀:若是在秦赵对峙于丹水之时,亦或是秦赵鏖战之时,甚至秦军为赵军所困之时,我军仍尚有可为也。”乐间微微一顿,深深叹了口气,似乎在为燕国丢失一个绝佳的机会而惋惜,一双充满失望的眼睛仿佛在说:该进兵时,吾之谏言不听、不进,如今却又......

随即又看向了国相栗腹一方,继续说道:“如今秦赵息兵久矣,而赵作为获胜之一方,不仅将渠大夫所言之军心士气,其武械装备甚至粮秣也恐补充完毕,此时在行进攻赵国之事,无异于以卵击石,断不可取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眼看着对方就要占据上风了,国相栗腹明白必须立即进行反击了,否则一旦王上被说动了,再想改变想法就千难万难了。

当即,国相栗腹便出班对着燕王微微一礼。

随即看向乐间和将渠,缓缓说道:“启禀我王:既然昌国君想要翻旧账,那咱就来翻一翻旧账。

却说当日秦、赵大战于上党之时,秦国遣使入朝邀我军共战于赵,我军能出否?

吾言:不能也!

上党之地者,赵国邯郸之门户尔!若我军自北而出,几乎一路坦途,不过旬日便可兵临邯郸城下,若汝为赵王,当何守焉?”

不需乐间回答,国相栗腹便已经开始了自问自答。

“邯郸已丢,留之门户何用?

只要赵王尚存一丝理智,必撤回上党之赵军主力,力战我军于邯郸城下。以将渠大夫所言,我军必败于赵军也,届时割地求和的或许便不是秦国而是我燕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