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王容禀。”楼昌缓缓出面说道:“平原君此言虽正,却不免有些言之过也。”
说着楼昌对着平原君就是微微一礼,装作一派君子的作风,随即开始反驳道:
“其一,所谓此一时、彼一时也。前者,代郡之地为我大赵二分之一土地,失之则我大赵国力衰败再无力争霸也,今者,代郡不过四分之一之国土也,且为四分中最弱者也,四害取其轻,亦是无奈之举;
其二,今虽命上将军回援邯郸,却是无需将代郡如今七万大军全数带回,以上将军之能,只五万大军,加之邯郸城内五万守军,足以击败燕军。而代郡尚有两万卒,虽无力布防全境,至少守御代城不成困难,如此,代城未破,则可收留百姓,待王师一至,尽可复也。
故此,微臣以为,苦一苦代郡百姓,当是如今我大赵最佳之选择也。”
闻言的平原君都无语了,什么叫做“苦一苦百姓”?那是“苦一苦”吗?头断焉能再生乎?这不是苦一苦,乃是死一死啊!
什么叫做“以上将军之能”,七万大军全都归来也不一定就稳赢的局面,在楼昌的口中五万大军就似乎应该轻松搞定,可偏偏平原君还不好反驳。驳了,那是对赵括这位上将军的不信任。
可是,看着若有所思,甚至已经在稍稍颔首的赵王,平原君知道,自己必须立即反击。
“楼大夫可知,如今上将军恐已与胡人交战之中,如何是能说停就停、说回援便回援的。即便以上将军之能,也需军心民心也,若是我王王命一下,一旦影响前线将士军心,战事势必颓唐,引得大军崩盘,吾等皆悔之无及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待楼昌反驳,平原君似乎已经猜到他要说什么,随即堵住了他的话头。
“即便,上将军再度力挽狂澜,安全地将大军带回,解了邯郸之危,经此一战后,代郡整体崩碎,我军即便复土,再想彻底解决胡人之危,却非三五年可完成之事矣。代郡不靖,我大赵又何能专心对秦焉?”
显然,电光火石间,这已经是平原君所能想到了最完美合理的说辞了,可以说是有理有据了。
只是平原君的话语,在赵王听来却是有着另一番味道。
“三五年内无法解决代郡胡人的问题”,那岂不是说等赶走了燕军,赵括至少还要在代郡待上个三五年?
还有这等好事!
原本并不太想再给赵括添上一笔救驾的功劳的赵王,此时却很是来了兴趣。如果能让赵括离开中枢三五年,即便是给他个功劳又何妨?
等他五年后从代郡归来,上党、河内两郡早已掌握到自己的手中,朝中更是不用说,到时候回来也只不过变成另一个廉颇而已,正好帮衬下羸弱的平原君一系,与楼昌和平阳君分庭抗礼。
如此,大赵才真正地掌握到了自己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