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赵国变法应何从

好消息是,这个选择还不赖,至少比韩、魏国两国的变法要成功许多,很快赵武灵王手中便有了一只强大的军队,随即雄心勃勃的赵武灵王便带着他的铁军了属于他的征途。

攻灭中山、收服林胡、北扩千里之地;结秦连宋、联秦抗秦,攘除外寇之患,赵武灵王迎来了属于他的高光。

只是,赫赫军功的背后却是国内日益凋敝的民生,再加上日益严重的内部矛盾,已经极大地阻碍了赵国的发展,赵武灵王很清楚必须趁着自己无上的威望之时,开始彻底地整顿内务,开启改革。

于是轰轰烈烈的变法改制随即展开,但显然,赵武灵王有些高估了自己的权威与能力,更有些低估了世家大族的反击之力。

或许攘外,赵武灵王是个好手,可对内,却并非哪些浸淫多年的政坛老手的对手。饮恨沙丘自然有其偶然性,但观其内部矛盾的爆发,又何尝不是偶然中的必然呢?

但不论解决如何,仅仅从此处来看,赵武灵王的发家史,几乎就与商鞅的变法一模一样——变法先革军,携军功而变天下。

所不同的是,商鞅是幸运的,其身虽死,秦惠文王却尊商君之法而行,其法百年不灭,更是遗泽深远;而赵武灵王是不幸的,一场沙丘宫变,让他对内政的改革功亏一篑,千年后的人们只记住了一句“胡服骑射”。

可悲可叹的同时,也给如今的赵括留下了一个烂摊子。

赵国国内的世家大族在经历过赵武灵王的变法,早已成惊弓之鸟,如今,赵括再想于赵国境内行变法之实,难度何其大也!

不由得,赵括有些想念还在代城中整备物资和准备互市的吕不韦来,或许只有他能帮自己解开这个关节吧。

不过,这些事情,显然都是后头的了。

眼下最要紧的,还是要打赢这场战争,甚至不仅仅是这场战争,后头还有好几场的战争等着自己。

自己,一场都不能输,甚至不仅要赢,还要赢得漂亮!

所谓“关关难过关关过”,大抵便是如此。

黑夜之中,朦胧地月光下,一条长龙终于从桑干城中飘荡而出。

“吱呀呀”的声响中,城门缓缓关闭。

回头望去,城头月下,几个隐隐约约的身形正立在城头之上,目送着大军的出发。

拨转马头,赵括也没入了黑暗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