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不假,但要完成彻底的升级与改变,也少不了应用科技的人的天马行空。
就像是烧开水,若只是烧开水,无非就是让人喝到更干净的水源。
可在瓦特的手里,却是彻底地开启了工业变革,甚至至今,最为先进的核电厂,所用的原理也依旧是瓦特的烧开水的原理。(有时候真的不得不怀疑《三体》会不会不是科幻,而是写实,智子早已在一个不知名的夜晚,锁死了我们的科技发展......)
不管怎样,回到战国,赵括虽然带来了超越这个时代的科技,但若是没有能够把相应的战术带来,扭转麾下将领的思想,或许,科技的意义也将大打折扣。
显然,赵括想要的重骑兵,不是在那里执着于撕破敌军的杀戮机器,而应该是狠狠洞穿敌军阵型的推进机器。
有道是:破点易,破局难!
攻破一个点,撕碎一道防线,即便不是重甲骑兵,换上其他的精锐部队,也不难办到。可打仗终究不是撕布条,破了一个口子就能撕碎一片布。即便攻破了一个点,被敌军救回来的时候也笔笔皆是,并不一定就能掌握胜局。
重甲骑兵也不该是这么用起的。
很简单,重甲骑兵最厉害的武器,并不是浑身铁甲的刀枪不入,而是因为刀枪不入,所以可以肆无忌惮的冲杀!
从某个方面来看,这只重甲骑兵就是战国的坦克!自然相应的战术也是一脉相承。可惜,即便赵括一再强调要猛打猛冲,但似乎没有人真正地理解了他的意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虽然有了重甲的加持,但显然这只重甲骑兵依旧固执地执行这以前的战斗思路——撕开缺口,然后扩大缺口,步步推进。
这样的做法,无疑是放弃了重甲骑兵最为犀利的武器——速度。失去了速度的重甲骑兵,可不再是哪个横冲直撞无可奈何地铁塔了,即便对手们一时间发现不了看马腿的诀窍,仅仅凭着蛮力,只要人足够的多,也是能将停滞不前的战骑给推倒的。
如此一来,一身的重甲反而成了累赘。
若是这只重甲骑兵今日的初战面对的不是羸弱的胡人大军,而是直接面对强悍的秦军精锐,恐怕此战便不会如此轻易取胜,甚至损兵折将也是有可能的。
幸运的是,这样的问题在这样一场必胜的战局中已经暴露了出来。即便是赵括也是大呼侥幸。
“传令:就地扎营。”赵括略略稳了稳心神,对一旁的亲兵说道:“等周骐归来,让他来中军见我。”
“是。”身旁的亲兵立即答应道,随即赵括身边的亲兵便立即行动了起来。
胡人的大营早已经被赵军破坏得不像样子了,亲兵们自然也没有费力再去收拾胡人的大营,当即就找了一块还算平整空旷的地域,建立起临时的中军大帐,随后又以中军大帐为中心,向外不断扩张。
不一会儿的功夫,一个小型的军营已经有模有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