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掌控赵国慢布局

没错,赵括此令可以说说,就是在明晃晃地打击报复,尤其是楼昌和平阳君一系的人。

战败,赵括处置了所有的文臣,却是轻轻放过了武将,这看是不合理的背后,却才是真正的合理。

所有人都知道战败的责任几乎九成九都在那些文臣的身上,可偏偏话语权都在文臣的手中,因此历来只有文臣打压武将的场景,却绝少武将拷打文臣的情况。

而赵括,就是要趁着这个机会,彻底地改变赵国文恬武嬉的状态,将武将提升到更高的高度上来。

当然,为了堵住悠悠众口,参与了作战的将领们还是被降了级,可等与燕军的一战结束,这些“戴罪立功”的将士们,自然可以官复原职了,至于俸禄问题,更有燕军的赔款作为赏赐,可以说,赵括看似高高扬起的鞭子却是轻轻地落下。

面对这样的处罚力度,四人那还有啥好说的,当即代替底下的将士们谢

过了赵括。

“令之四,命邯郸朝堂,立即向各国派出报丧之使者,并严告各国,讨燕之事欢迎各国共同参与,然若有阻赵讨燕者,必敌之。”赵括继续命令道。

“上将军,此事是否要与蔺上卿商议一下,毕竟......”陈勋有些忐忑地建议道。

赵括闻言却是毫不在意,道:“事急也,上卿既有此书,令本将全权处置,那无论外交内政,本将皆可决之也。”

赵括当然可以决断了,蔺上卿的一番操作,看似是让赵括在率军反击,实际上,又何尝不是在给赵括铺路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而赵括显然也接收到了蔺相如的这份心意。

内政、军事、外交,赵括都要收入囊中,当然,这或许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如今显然会是最佳的切入机会。

不仅仅是因为赵括可以借助军事的名义,更重要的是,以楼昌、平阳君为首的一系大臣,都因为这场大败死的死,抓的被抓,这就为赵括的揽权提供了最佳的时机。

当然,楼昌和平阳君也自不会束手待毙,但,这却是之后的事情了。

“无碍。”赵括摆摆手,稍作解释道:“长平之战后,赵国元气未复,加之此次大败,士气受损之下,恐怕无力招架诸国联合之进攻。”

话音落,几人却是大眼瞪小眼,一脸的疑惑:这无力招架怎么还发出这么强硬的通告,是怕其他国家不来吗?

“越是如此,越不能有丝毫软弱的

表现。”赵括当然明白他们的意外,随即继续说道:“只有我们足够的强硬,韩、魏之流就不敢轻易动兵,仅仅秦国一国,有廉颇将军坐镇,可无碍也。”

众人闻言,也是点头称是。

韩之国,自变法失败为秦军屡破城池之后,便彻底地沦为了墙头草,如今上党再失,如果没有十全的把握,恐怕很难会出兵;

至于魏国,长平一战被秦国阵斩十万,却是什么好处都没有得到,对于秦、赵两国恐怕都没啥好印象,不过在经历过长平之战后,魏国也该意识到自己与赵国之间的差距,因此也没有毁盟,若是不能确定能赢,应该也不会出兵。

至于楚国,那是秦国的死对头,联赵抗秦还来不及呢,即便不出手援赵,也不会帮秦国,除非秦国能把鄢郢之地还给楚国。

剩下的齐国,那更别说了。如果赵国要打的是旁的国家,哪怕是秦国,齐国都有可能当老六,可唯独打燕国,齐国必不会出兵助燕。没办法,五国伐齐,燕国伤齐最深。

哪怕明知助燕是最好的选择,哪怕知道燕国与自己有着唇亡齿寒的关系,齐国也不会助燕(这在历史上早有明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