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言,众人也是纷纷觉得有理,频频点头起来。
赵括更是满意得很,能在巨大的“建功立业”的利益面前保持冷静,还能把国内外的局势分析得如此清晰明确,这才是自己想要的上将军的人选。
随即,赵括也接着说道:“李将军所言,深得吾意也。”
“不过。”赵括随即笑着说道:“我军却也不能就此退却,否则此战不是白打了吗!邯郸城中的大人们也不会放过这个攻讦吾等的机会。”
“可是?”李牧闻言,眉头却是微微皱起,显然,他并不建议上将军此时继续作战,在他的计划中,上将军此时要做的,应该是赶紧回到邯郸,收拾朝局才是。
赵括当然明白李牧的想法,当即挥了挥手,道:“朝中纷乱,本将自要归朝,而北方追之事......”
赵括随即看向了李牧,那意思已经再明显不过了。
“末将愿率军北追燕军,以赎前罪。”李牧
也当即答道。
这当然是赵括给李牧特意留下的机会,但这个机会却不是什么“赎罪之旅”,而是给李牧专门安排的晋升之途。
没错,此次事件,最大的受益者无疑是赵括了。而对于这个首功之臣,赵括自然不能亏待。
明面上不能以此功奖励,那就给李牧另一个立功的机会。
当然了,让李牧这个当事人继续追击燕军,从而暂时地远离朝堂,也更是一步好棋,避免了可能发生的一切意外。
而等李牧获城归来,赵括也有足够的理由将李牧提拔为一军主将了。
此可谓是一举多得!
当即,赵括便摇着头否定道:“卿何罪之有焉?前次败军,乃是楼昌等人挑唆之语,将军能力挽狂澜,收拢败军,将燕军堵截,已是大功,何论其罪哉!”
“为本将追亡,为赵王雪恨!可能做到?”赵括继续问道。
“固所愿不敢请尔。”李牧当即答道。
“自上党与河内调来两万生力军,全都交给你,不要去堵截燕军,但要给予他们足够的压迫,要让燕军一个劲儿地往蓟城的方向狂奔,而你只需在后头从容收下燕军留下的城池、人口。”赵括继续吩咐道。
“上将军。”李牧当然明白赵括的意图,当即又问道:“只是不知,我军至何处而止乎?”
赵括微微一笑,随即说道:“武阳!”
“武阳?”三人齐齐地惊讶道。
由不得三人不惊讶,武阳者,蓟城外之重镇
也,素有燕国门户之称。
得之武阳,则蓟城在望。
屯兵此处,则蓟城危殆!
燕国安能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