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 各国使者聚邯郸

诸如平原君和虞卿等重臣,赵括自然是与其相互通过了气,也不会有什么疑虑。

当即,赵括对于谈判的热度一下子就降了下来。而赵国的集体冷淡,倒是让燕国的使臣惶恐不已,生怕赵王在搞什么阴谋,尤其是在国内关于赵军仍在进军的噩耗不断传来之后,可以说燕国的使臣已经彻底地慌了。

几乎天天都是在龙台宫和秦国使馆两头跑。

显然,燕国使臣还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依旧把调停的希望寄托在了秦国的身上。

倒是秦国的使者,渐渐地有所感应了过来——这个谈判真正能说了算的只有这位刚刚登基的赵王,其余的所谓平原君也好,虞卿也罢,都不过是摆设而已。而这位赵王的态度,实际上压根就不想谈。

他想做的,就是拖住燕国,然后用他的大军说话。

这也符合这位刚刚登基的赵王,建立功

勋站稳脚跟的应有的想法。

只是,现在的问题是,这位年轻的赵王,他的底线到底在哪里。

是谈判条件中所说的武阳城?还是,蓟城?!

若是武阳,倒也不是不行,就算是秦国给这位赵王的贺礼了。可若是想要蓟城,那说不得秦国就真的介入了。

想明白了这点,秦使也终于下定了决心,一方面开始联络咸阳,提醒做好再度大战的准备,另一方面,秦国也开始与燕国一起求见起了赵王,要求赵国立即停止战争,回到和平的轨道上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为此,秦国的使者甚至不惜以对赵开战为威胁。

若是秦国使者一人之言,倒也无所谓。但问题是,秦使此来,可不仅仅是他自己一个人,魏、韩的使者也被秦国的使者拉了过来。

韩、魏两国那着实是被秦国给打怕了,虽心有不甘,却又不敢不来,而面对秦使没有经过同意便向赵国传话的行径,两国使也是恨在心头口难开。

没办法,弱国无外交啊!。

虽然明知这些话语不可能是韩、魏两国使者乃至两王的真实意图,但万一呢?韩之国且不去说他,就魏国,未必不会觊觎那河内之地。

无论如何,绑定在一块的三国使者,即便是强悍如赵括者也不得不认真对待。

秦国使者的态度转变很快传到了赵括的耳中,只是赵括没有等到想要的消息,只能以身体不适的理由暂时劝退了各国的使者。

这个理由,固然

强大,谁也不能强迫一个王上带病工作不是?即便你知道他是在装病的。

但这个理由,可一、可二,不能再三再四。

好在的是,秦国人反应过来,已经是二十多日之后了。

赵括掐指算了算路程,若是一切顺利,李牧的捷报应该已经在路上了。

果然,就在当日的夜里。赵括便等来了他想要的消息——百里加急——武阳城已经在李牧掌控之中。

赵括心中顿时大定,却也没有声张,重新将帛书封存,安排一名军士小心放好,准备明日给所有人一个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