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信陵君的问题,廉颇显然早有成算,随即微微摇头道:“想要败秦,本将一时间还真没有什么好办法。”
闻言,信陵君瞬间眼前就是一亮,连带着韩、楚两
国的上将军心中就是一喜。显然,他们也已经想到信陵君的用心——没有办法,那有办法就是最好的办法。
信陵君刚想开口,却又被廉颇给打断了。
“不过。”廉颇微微一笑,看着在场的几人,继续说道:“本将来时,我王却是以锦囊托付败秦之策也。”
说着,廉颇换换地从自己的胸口处掏出了锦囊一个。
看着这锦绣织成的小囊,在场之人却是面面相觑。打死他们也没有想到,廉颇会这么破局——居然抬出了赵王。
这就像是两个大学生在争论一道正态分布的数学题,你一怒之下,直接把高斯给喊了过来。这还怎么玩?
质疑高斯?你确定你要质疑迄今为止世界上最伟大的数学家?还是以在争论正态分布的时候?(标准正态分布又叫高斯分布,你懂他的权威性哈)
同样的,质疑赵王?你是想要质疑迄今为止,唯一一个大败过秦国还健在的,被诸国公认的战神?还是在对秦军的作战中?
看着廉颇手里的锦囊,信陵君心中其实已经知道自己已经输了——原来自己所想的,人家早已经有了预料。
只是,一贯的骄傲也好,出于败秦的考虑也罢,信陵君还是鼓起了最后的勇气,对廉颇说道:“愿闻其详。”
廉颇倒也直接,闻言也不废话,当着众人的面就将锦囊打开,一封盖着火漆的帛书随即出现在了众人的眼前。
随即,慢慢撕开火漆
,一封简单的帛书便完整地展现在了廉颇的手中。
帛书很短,只有区区的六个字而已。
“结硬寨,打呆仗。”
在场诸人再怎么说也是各国的上将军,对于赵括的这六个字自然是懂的。
说简单点,就是要跟秦军拼消耗,用四国的国力将秦军耗到不得不展开决战,从而迫使秦军来攻击自己防御完备的硬寨。
联军本就兵力雄厚,若是主动进攻或是对攻,不一定会是彪悍的秦军的对手,可若是防守,则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兵力的优势。
这并不是什么太高明的手段,说白了就是用实力去碾压。
但这却是最为安全、可靠的办法,任谁也说不出什么问题的好办法。
实际上,这样的计策并不是赵括的首创,想法,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