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最后,是与赵国一齐分割齐国,还是继续攻略楚国,又或者双管齐下,就看到时候赵国是先拿了燕国还是先拿了周王畿之地了。
如此一来,赵秦共分天下而后决战的意图,也就基本实现了。
不得不说,相国到底是相国,即便在如此不利的情况下,依旧为秦国找到了一条通道。
只是,范睢的计策显然还并未完结。
见众人都若有所思,范睢随即看向了一旁的王龁,说道:“若是以陈都为限,上将军可能在赵国灭韩之前,完成攻占陈都之任?”
略略沉吟一番,王龁眉头微皱:“若发倾国之卒,或有七成把握,如是要提防赵国,攻楚之卒不可超过二十万,如此,只有六成把握。”
“何也?”范睢随即问道,显然对六成这个数字,范睢并不满意。
“韩地太寡,恐大军未破陈都而新郑已陷落,六成已经是最好的情况了。”王龁无奈地答道。
“六成便六成。”范睢点点头,倒也并不以为意,随即继续说道:“那本相为将军再加上些许成算。”
“哦?”这话一出,就连王龁也是一脸希冀地看向了范睢。
范睢却是淡定一笑,道:“洛城战罢,我军退回河东,韩之国必惶惶然不可终日,深恐赵军之报复也。如此,我军为何不趁机以三千甲兵悄入新郑,扮作韩军,为之训练一番军队?甚至,可遣一无名之秦将,阴入韩军,为之统帅。”
“韩军甲胄弓弩为天下最,倒是不曾缺乏,其之所短,一为兵少,二为力弱,三为将疲。”王龁随即开口道:“若是能以秦军之法训之,并辅以秦将,其战力,或可有质之提升也,如此倒是能为我军争取更多时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可是。”王龁眉头微皱,道:“如此,岂不是又援助了韩之国,赵国岂能不知,既知之,岂会如吾等之意?”
“将军还有何疑惑,可一并说之也。”范睢淡定一笑,却是不曾急着辩说。
“其二,韩之国虽为末流,未必会将军权交与我秦国将军也,如何说服,却是难题。”王龁也不客气,当即继续提出了疑问:“其三,若以我军之法教之,其战力必升,如何避免韩之军与我秦军不会反目成仇乎?”
言罢,王龁随即与秦王等人一道看向了范睢,静静地等候着他的回答。
范睢倒也不慌不忙,见王龁已然停止发问,这才慢条斯理地开始答道:“多谢王龁将军,吾试来一一说之。”
“其一,赵秦分向灭国,此非阴谋,乃彼此皆知之阳谋也。我大秦会为赵国之灭国制造难度,赵国亦会为楚国提供帮助,此自然之理也,并不会因此而改变分向灭国之基本。
故此,此番帮助,只会以小股力量为之。其目的也不言而喻,便是要增之自家实力,而令对方无有增加也。直至两国之间已有着天壤之别,或是已经无国可吞灭之时,才是两国刀兵相向之际。
因此,赵国虽知之,却不会动摇其灭韩之心。所拼者依旧是谁先达成既定目标而已。”
“其二。”范睢见众人皆尽点头同意,这才继续对第二点进行解释:“若是之前,要韩军交其兵权不易,可如今韩之国亡国在即,我大秦更以兵将相助,如何能有不肯?当然,主将之位,可由韩军自任之,而我秦将为之副将即可也。如此,韩军仍有其名,又有何不肯哉?”
“其三。”范睢摇摇头继续说道:“这反目之事,其实最不用担忧,难道上将军以为,仅仅凭着我三千秦军就能保住韩之国了?即便是保住了,赵军刀锋之下,又有几个韩军能够剩下呢?”
“那我秦军将士岂不是......”不待王龁说话,身边的一名将军已经开口了。
“糊涂。”这次不用范睢解释,王龁便已经出口骂道:“一将功成万骨枯,若能以三五千之军力,拖延赵军哪怕一两个月的时间,那也是划算至极。再说了,眼看着已经破城,我军难道还不会跑吗?那时我大军已在陈都,新郑之军,一路南下寻来便是,怎会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