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章 兵力不足强征之

“自然可以。”赵括想也不想地便答应道。

“可能给胡人许下承诺?譬如入我赵籍?”吕不韦当即继续问道。

“可!”赵括依旧想也不想的便答应道。

“三十日,八万人。”闻言的吕不韦也当即抱拳答道:“微臣有把握!”

“好。”赵括也不废话,当即拍板道:“征兵之事全权交由吕卿,我不管你用什么办法,三十日,八万人,征到了,此战,汝便是首功,征不到......”

“征集不足,微臣提头来见。”吕不韦也当即立下了军令状道。

“好!”赵括狠狠地拍着吕不韦的肩膀。

“事不宜迟,微臣请辞立即着手征兵事宜。”吕不韦闻言却是抱拳躬身道。

“可,所征兵员,悉数发来邯郸!”赵括当即命令道。

“是。”吕不韦也立即领命道。

随即,向着赵括微微一躬身,吕不韦便转身离开了议政殿内。

对于八万这个数字,吕不韦还是有信心的。

无他,在九原待过了数月的他,太知道胡人对赵国国籍的渴望了。

草原之上,九原郡内,赵国的国籍就意味着数十亩的耕地或是上千亩的草场,也更意味着全家不再用温饱而发愁。

这一点对于草原人而言,简直有着致命的诱惑。

尤其是经过了两年的互市和同化之后,草原上的汉子对于赵国内部的生活是充满了向往的。

小主,

虽然赵国在中原地带一直宣扬着“来了就是赵国人”,但对于这些胡人,却没有那么好的事情。

虽然第一批进入九原城的胡人,赵国慷慨地给予了赵国的户籍,可后来的胡人就没有这个优惠了。

没有大的功勋,或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缴纳赋税,胡人根本拿不到赵国的户籍。

如今,只要自己在九原城振臂一呼,以赵国户籍为饵,根本不愁胡人不来。

不仅仅是九原方向上,还有蓟北郡北部的林胡,这两年也是纷纷想要加入赵国的怀抱。

八万人的名额,若是不出意外,仅仅是胡人就能解决一大半,而且这些胡人还都是精于骑射的,若是再以赵国的精铠武装,加上立功之心,战力恐怕比一般的青壮还要更高不少。

可以说,引胡人入军,不仅能完美解决兵员的问题,还能促进民族的融合,简直之最完美的解决方案。

唯一的问题,便是九原和蓟北,都太远了。

再加上消息在草原上传递还需要时间,胡人赶来也需要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