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高端人口,基本就只能选择买车这种办法。”
“于是在这里住,就意味着不光买房子,还要买车。”
王不凡接过佟韵递给他的矿泉水,喝了一口,继续道:
“那我们来算个账。”
“以现在的中等偏上住宅价位来算,就算2000-2300元/平,户型120平米以上的房子,最少要二十五到三十万。再加上车呢?最少要十几万。”
“总计近四十五万的支出,对消费者来说,在这里居住的成本,比较其他区域,就完全不占优势了,对吧?”
夏远达和佟韵互相看看,点了点头:
“小凡你想的很细致。确实存在这些问题。”
王不凡想了想,接着道:
“这个区域什么时候能真正起来呢?”
“两个条件:一是公共交通能力大幅提升,减低出行成本。但是因为没有产业带来的常住人口,这一点就基本上不会快速落实,因为没必要。”
“除非,其它区域都起来了,市中心房子变老,没有外围新房有竞争力,新兴中等收入以上人群,才会选择外围新房,这是一种挤出效应。”
“二呢,便是汽车价格与房屋总价的比例降到足够低,最少也要在六分之一以下!这就要求,要么房价足够高,要么汽车价格足够低!”
“这才能让出行成本的考量,在总支出的比例中降下来,中端人口才可能对此接受,加速进驻这里。”
歇了口气,又喝口水润润嗓子,给夏远达和佟韵一些消化时间。
见他们以鼓励的眼神笑看自己,王不凡总结道:
“也就是说,这个区域能起来的一个重要观察数据,就是春都市人均汽车保有量的增速!”
“当这个数字开始进入一个加速状态,春都市东南方向的房地产市场,才会同步进入加速状态。”
“那就绕回来了,还是时间的问题。沉降成本,我们能认可么?”
看着夏远达和佟韵若有所思的神情,王不凡笑道:
“各个方向都排除了,剩下的西南方,也就是这个我们学校所在的高新区了呗?”
“这里优势太明显了。”
“春都市第一个国家级的开发区,产业集群所在区域。”
“不管是其中的医药产业集群、科技创新类产业集群,还是汽车产业链的配套集群,纵向的产业链条相对全面,横向的产业集群的基础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