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滑子菇养殖!

温室棚子,种植值钱的滑子菇。

这产业要是有可行性,咱兴许可以托托关系调到农业局里去。

斗不起还能跑不起?

到时候要是验证了可行,那就叫相熟的几个村都搞一搞。

“咋样?”吴丰收等不来老哥动静,于是低声问询一嘴。

吴满仓不说话,转头往外走,同时抬手招呼老弟跟他一起离开。

“他要是真想捣腾,你搁村里暗中护着一下,别叫些个阻力刁难他。”

“瞅瞅他是不是真能捣腾出动静来,那时候再叫我过来看看情况。”

吴丰收心领神会的点点头。

在林默毫无察觉之下,他成了吴满仓暗中观察的实验对象。

“老秃子山秃归秃,但是还怪高来,在上头找平山地可不容易。”苗青松听完林默的话后,心里挺想捣腾。

但是还没开始捣腾呢,他就能意识到问题很多。

首先高山生长环境就限制了滑子菇不能在平地上捣腾,只能在山顶上。

还有温度、湿度啥的。

本来听说这玩意儿只能在酷寒的高山老林里长,还寻思岭子里山货似乎挺不少,。这玩意儿还挺坚韧能吃苦。

可这会儿反过来要模拟它的生长条件,又反而感觉要求苛刻。

“非得这么苦才能活着吗,这滑子菇。”阿旺说笑一声。

把冬天的盘算跟俩发小说的差不多后,林默就话音一转:

“我明儿一早要出趟远门,你们跟我一起走不?”

听见这话,俩发小又眯瞪起大眼珠子。

自从他们出生以来,除了去过县里,就没再去过别的地方。

农村人早就接受了生哪儿死哪儿,也不向往远方,反而思想里更根植着落叶要归根。

冷不丁一提“出远门”,俩发小几乎异口同声:

“去哪儿?”

“黑河,”林默粗略估摸:

“从咱们安县到黑河,大概得往南五、六百里路吧。”

一听居然这么远,俩发小登时打起了退堂鼓,毕竟对他们来说,去县里一趟都算远了。

忽然跑这么远……孩怕。

“咳咳,咱还是搁你家蹭热炕、剥松仁吧,嘿嘿。”苗青松首先打了退堂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