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劝谏

川卒 梅沙闲士 1875 字 10天前

“那就好,不过你也不太谦虚啰。杨志毕竟参军时间不长,经验不多,你可是沙场老将,行动当中还要多多提点他,“兄弟齐心、其力断金”,你们三个要齐心协力,行动就一定能够成功。你们几个再研究一下行动方案,看下子还有没得漏洞。”杨帅激励着说道。

杨汉玉师长在一旁有些羡慕地听着,有心参加行动,一想也不可能,20军基层事务现在基本堆在他一个人身上,还要指挥向安庆撤退和驻扎等众多事务。只好与杨志三人再次提推敲行动细节。

杨志与陈团长、杨师长研究行动细节时,回想记起:江心洲一带面对的定淮门、草场门、汉中门、水西门和清凉门等区域,是由京城宪兵副司令萧山令的宪兵、警察部队负责防守警戒的;而挹江门、下关码头则是由宋希濂第36师防守。而沿江经过的大胜关一带是由孙元良的88师防守,不过到那时,88师已撤进城内,这一带会被鬼子第6师团的一部占领防守。

想到这里,杨志看向杨帅,问道:“军座,你跟京城的萧山令长官有没得交情?”

“你是说宪兵副司令萧山令,没啥子私交,就是认识。在京城开会的时候经常见面,聊聊天而已。咋个,你是想找他帮忙。对头,他现在是金陵市市长、宪兵司令和警备司令,现在负责定淮门、草场门、清凉山、水西门等一带的防御,对我们的行动是有大用的,你想啷个办。”杨帅立刻明白了杨志的意图。

杨志心想:老帅你还是低估了我们的萧大司令。在京城大撤退时,唐总指挥、首都宪兵司令、警察厅长,警备司令、防空司令及市政府等众多高官全都跑了,京城内的军,警,宪,政,防空一系列的重担、包括渡江总指挥的责任全都落在了萧大司令身上,可是身兼六职。

在那个生死存亡的关头,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萧山令这样的赤胆忠心,所有应该负起责任的人都选择了逃避,只有萧山令,选择了坚守。在面对无力回天之势时,他毅然决然的率领部队担负起了掩护百姓撤退的使命,危急关头,萧山令振臂高呼:“将军难免阵前亡,死在抗日报国前线,荣幸之至。”、“杀身成仁,今日是也!”随后率领宪兵们与鬼子白刃格斗,最后血洒长江,年仅45岁。什么叫英雄,这样的人才配称之为英雄!国府统帅在训导手下时,常称“抗倭之战,能与城共存亡者,实以萧副司令为巨擘”。解放后,萧山令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军座,如果您老身体不累的话,我想现在就请您出面去找他,再耽误下去,我怕没得时间准备啰。我会尽力说服他,只要他点头同意支持,这次行动基本就成功了一半,而且由他组织百姓撤退,可以救出更多人。”杨帅已年过五十啦,刚从城里回来又要马不停蹄地跑回去,来回折腾,杨志实在有些不好意思。

“老子身体硬得很。走,我们现在出发。”杨帅大手一挥豪迈地站起身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