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暖:“水管就流水的管子,用途都差不多”
王小暖:“不过我们以后可以挖一条水渠,干旱的时候浇水,水多的时候排水,但今天是挖不了了,等忙完再挖吧”。
木叔若有所思,“小暖丫头,水渠的也是浇水用,跟用竹竿是一样的,不用单独再挖吧”。
王小暖:“木叔,竹竿总有一天会老化坏掉,要反复更换,而且只能浇水不能排水,山里夏天雨水可多了”。
“再说,水渠那边可以用水车把水运上来,就不用人来挑水”。
木叔更迷惑了,“水车是什么东西”。
王小暖:“就是一个圆圈形状的木质结构,上面有很多的刮板,可以用脚踩也可以用手摇的,水流落差大的还能自动转,不需要人操作呢,但是我不会做,以前只看见过,等会我把图画给你看啊”。
木叔:“那行,你先给我,木头的我不行,还有拿去跟大叔一起商量商量”。
王小暖:“嗯,好,我们这一段的河流水流都比较平缓,估计要用脚踏的或者手摇的才行”。
木叔:“那都是后话了,能不能做出来都不知道,现在还是先把竹竿支起来”。
大树伯人在家中坐,活从天上来,好不容易把曲辕犁搞出来了,正打算把之前王小暖说的象棋做出来呢。
“嘿嘿”,大壮和大牛一人抱着一根腿粗的竹竿,一人拿着小一点的竹竿用力往里捅。
阿耀和大勇也是一样的姿势,其他人则去做支架,固定在沿途路上,又不能阻碍平时行走,支架就架歪了点。
三块水田都架上了,一块田一块田的放水,一块放满了,再把连接第二块田的竹竿接上去。
不过半个时辰,一条由竹竿连接而成的小水渠就接好了,从水田到河边高度从低到高,有轻微的落差,水才能流过去。
最高的也不过到腰间,方便倒水、观察情况和维修。
木叔挨个检查接口是不是接好了,随着木叔手一挥,在河边提着水桶准备的阿耀就往竹竿里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