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紫曦冷冷的道。
“孤身为太女,除了母皇,众人皆跪,你不行礼,孤念你是长辈,便罢了。你若蹬鼻子上脸,莫要怪孤不给你留脸面!”
“你!”
温子尧气急,指着姬紫曦,一时语塞。
见她这个样子,姬紫曦丝毫没有理会。
莫说她与温家人不熟,就说原身,从出生到现在,温家人甚至连看都不曾来看过原身一次。
长这么大,这还是她第一次见到温家人,多么的讽刺。
有时候,她都在想,若不是她离京前的那一封书信,这辈子是不是都见不到温家人。
就在气氛有些凝滞之时,姬紫珺上前,轻声道:“安王息怒,主帅想必是连日征战劳累,所以才失了亲人礼数。”说着向姬紫曦使了个眼色。
姬紫曦心中明白,如今不宜与温子尧彻底交恶,于是缓了口气道:“安王,孤的确实多日未曾休息好,方才有所冒犯,还请安王海涵。”
温子尧哼了一声,脸色稍缓。
众人进了营帐,姬紫曦吩咐人端上最好的茶点招待。温子尧一边吃着,一边打量着姬紫曦,心想这丫头片子还真有点太女的威严。
这时,姬紫珺开口道:“不知安王此次奉命带来多少兵马?”温子尧得意地笑道:“本王此次带来精兵五万,定能助你们早日平定北狄之乱。”
姬紫曦心中暗自计算这些兵马要如何安排,嘴上却道:“如此甚好,有了安王带来的兵马相助,想来战事很快就能结束。不过这军中事务繁忙,孤怕照顾不周,安王若是有任何需求尽管告知孤。”
温子尧看姬紫曦如此郑重其事,心里的气又消了几分,想着毕竟有着温家血脉,自己不能太过欺负小孩子。
“北狄狼子野心,这一次的确是要将其彻底打服为止。这次女皇让我带着五万将士前来助你,也是希望你能再接再厉,好好打仗。”
姬紫曦微微端起茶杯,遥遥敬了温子尧一下,表示感谢,“多谢安王教诲,孤定不会辜负母皇期望。只是北狄地势复杂,骑兵众多,这段时日我们虽小有胜利,但也损失不少。”
温子尧放下手中茶杯,正声道:“无妨,本王带来的五万精兵中有三千擅长山地作战,两千精通骑射,可应对北狄各种战术。”
姬紫珺眼睛一亮,“安王考虑周全,实乃我军之大幸。”
姬紫曦点头称是,随后话锋一转,“但粮草运输一直是个难题,安王可有良策?”温子尧沉思片刻,“本王来时已命人沿途采购粮草,并设置多个临时粮仓,可保短期无忧。不过长期来看,如今兵马足有十几万,每日消耗极大,且目前因攻下许多北狄城池,军队分散,需开辟一条更安全快捷的运粮通道。”
姬紫曦心中一动,“安王此计甚妙,孤会立刻派人探查路线。”
实则心中已经在盘算,如何连通北狄已经攻下的各城,结合四方城的交通优势,打造一条合适的商路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一行人又聊了半个时辰,身上那股子冰凉感消退,在炭火的烘烤下,身体逐渐变得暖和。
就在此时,温子尧突然站起身,从怀里掏出一卷明黄色的圣旨。
“众将听令!”
一声令下,众人立即跪拜行礼。
姬紫曦和姬紫珺则站在那里,一动不动。
她们有听旨免跪权,只要不是母皇亲自宣旨,都可免跪。
这是母皇赏赐给她们二人在战场上英勇杀敌的福利。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闻进攻北狄大捷,镇北军将士接连拿下数座城池,然战场兵士不足,乃一大隐患。特命安王温子尧带领五万士兵北上,交予镇北军主帅姬紫曦统领,钦此!”
圣旨宣读出来。
所有人面上一喜。
虽然已经有了全州和江州的兵马相助。
但战场刀剑无眼,谁也不会嫌弃友军太多。
姬紫曦上前一步接过圣旨,朗声道:“儿臣领旨谢恩。”
随后看向温子尧,“安王与姬大将军一路辛苦,且先休息整顿一番,待孤将五万兵马安排妥当,再行商议出兵之事。”
温子尧将圣旨和五万兵马都交出去了,让姬紫曦知道了自己就是个兵马运镖员,也不好再端着架子,笑着道:“一切听从太女殿下吩咐。”
姬紫珺这时开口:“主帅,这五万兵力加入后,我们当重新部署战略,进行兵力整合,排兵布阵才是。”
姬紫曦微微颔首。当下便召集军中将领议事。
众人齐聚营帐之中,姬紫曦铺开地图,目光坚定:“如今虽添兵,但不可冒进。这五万新兵需与原军磨合训练,方可出战。”众将皆称是。
而温子尧这边,回营之后便有亲信来报:“王爷,此次前来,女皇似还有深意。”
温子尧抬眸:“哦?说来听听。”
亲信凑近低语:“属下觉得,女皇有意借此机会,暗中拉近太女殿下与温家之间的关系,若是借着这次送兵,能让王爷您与太女殿下化干戈为玉帛,那温家将会成为太女殿下登基的一大助力。”
温子尧眼神一闪,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笑意:“如此,本王定要好好表现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