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庄子带着学生们去拜访朋友,走到山上的时候,看见一个樵夫拿着斧头正在砍树。
庄子问学生们:“你们看那被砍伐的树木有什么特点?”
学生们回答:“高大、挺拔、粗壮,是上等的好木材!”
庄子又指向旁边没被砍的树:“为什么这棵粗壮的椿树没被砍?”
其中一个学生答:“那棵树长得歪斜,树杈多,纹理多,不是适合用来盖房子的木料。”
庄子点了点头:“成材的都被砍掉了,不成材的都活了下来。”
弟子们一副醍醐灌顶的样子:“老师,我们懂了,我们应该收敛锋芒,不能展示自己的才华横溢。”
庄子否认道:“满招损,谦受益,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众人翻山越岭,来到一处农户小院。
这家主人隐居在山清水秀的地方,平时自给自足,种菜,耕地,砍樵,编竹,养有家禽。
这便是庄子的朋友家,朋友很高兴,要杀一只鹅招待他们。
农户开始在棚子里抓家禽,闹得鸡飞狗跳,鹅毛乱飞。
但是唯独门口那一只鹅,没有被抓去宰杀。
这只鹅表现得特别淡定和得意,根本不担心主人会抓它。
有学生疑惑地问农户,为什么不抓这只鹅,却抓别的鹅?
农户笑道:“这你就不懂了,鹅呢,有的会叫,有的不会叫。”
“门口这只鹅就会叫,而且声音非常好听,在这山野之间,好似高山流水之声,所以我要留着它。”
庄子见状,若有所思,又对学生们说道:“在这里。”
“没有才艺的鹅都被淘汰了,有才艺的鹅却留了下来。”
学生们似有所悟道:
“老师,做人要有气质,要有才华,要不然就会被淘汰掉。”
庄子笑曰:
“再对比之前椿树的结论,那到底是成材还是不成材呢?”
学生们沉默许久,都回答不上来,觉得这两件事是相悖论。
庄子感慨道道:
“君子应有龙蛇之变,条件不足时,落地为蛇俯身草莽,与蝼蚁为伍,住泥泞之穴食肮脏之物,以图安身。”
“待条件具备时,上天为龙飞腾万里,能呼风唤雨、吞云吐雾、普降甘露,尽显才华。”
当蛇时。
不因曾经为龙,而沉沦灰心。
为龙后。
也不因曾经当蛇,而自卑心虚。
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