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鸦片的渗透

李九章不仅仅对实验室感兴趣,而且对工厂更加感兴趣,这事关未来“兴城号”挣钱的大事。

况且,他过年期间去了两次广州,已经李孝儒家族的“长福号”商号的合作谈好了。合作桅灯、油灯还有沥青麻绳的销售。

这合作的基础就是要供货供的上,广州是个大市场,上海也即将成为大市场,货物不愁销路,那货源就是决定利润。

沈云峰介绍给李九章看了场地布置,说了这边已经开始吹风在平地瑶村落里招工,因为都是简单的工序,估计新招的工人上手很快。

至于学堂,沈云峰暂时还是打了埋伏,他不知道清朝对教育控制的是不是很严,暂时不想以学堂的名义出现。

向李九章介绍说,这里就是培训工人,帮工人带小孩的地方。

“哦,你这想法挺好,这妇女上工,确实没地方带小孩,你这里弄个这样的地方,招工反倒好招了。”李九章不由得拍手称妙。

“我们给的工钱好,不愁她们不来,只要一家来一个人工厂上班,家里人不多的话吃个饱饭不成问题。”沈云峰说。

李九章倒吸一口气,想了一会儿说:“那粮食够用吗?我可知道防城县每年的粮食都不够用,赋税每年都难收缴。”

“粮食不成问题的,大人,你看我山上瑶寨,粮食都能富余用作酿酒,还是耕作方法问题。若无方法,我何必把河西边那一片荒地要了,浪费劳力。”

沈云峰手一指着江平江西边说。

“那感情是好,沈兄,你真是走运啊,遇到了一个好老师,教会你这么多。”李九章感叹着说。

“沈兄,见你年纪与我相仿,家中几个孩儿?不如搬下山来,和我儿一起进私塾读书,有你这样的父亲教导,以后未免不可图个前程。”李九章不在意的试探沈云峰。

“这个啊,不瞒大人,我尚未婚配了,暂时也不想搬下山。前程这个东西,还是算了,这大清,连洋人都打不过,就是当官又如何!不如多挣点银两,不愁吃穿。”沈云峰笑着说。

“唉!朝廷的事,一言难尽,不说不说。”李九章摆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