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会儿,他突然睁开双眼,眼中闪过一丝灵光,显然已经想到了一首绝妙的诗作。原来,他心里琢磨着,在座的诸位与自己大都是初次相识,彼此之间还不太熟悉,此时若要吟诗,当以表达友情和初见之缘为宜。想来想去,他觉得纳兰性德的《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最为贴切不过。
主意已定,张好古缓缓站起身来,清了清嗓子,然后压低声音,轻声吟诵起来: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众人听完之后,整个场面瞬间变得鸦雀无声,所有人都陷入了沉思之中,仿佛时间在此刻静止了一般。他们开始仔细地回味着张好古所作的这首诗,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像是一杯陈年佳酿,越品越是滋味无穷。
起初,人们只觉得这是一首深情款款的情诗,那优美动人的词句如同一股清泉流淌心间,让人不禁陶醉其中。然而,当他们再次深入品味时,却发现这首诗远不止表面那么简单。它就像一座隐藏着无数秘密的宝库,需要有心人去慢慢挖掘和探索。
渐渐地,一些人开始领悟到其中更深层次的含义。原来,张好古竟是借古人之口抒发对当今在坐的感慨,又以男女之情隐喻朋友之间的情谊。这种巧妙的构思实在是精妙绝伦,与当下众人所处的情境竟然如此契合!大家心中不由得暗暗赞叹起来。
此时此刻,所有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聚焦在了张好古身上。这些目光中有赞赏、有钦佩,但更多的还是疑惑和期待。被这么多双眼睛盯着,张好古一下子有些不知所措,他心里暗自嘀咕:“难道他们对我这首诗不满意?莫不是还想要我再来一首不成?”想到这里,张好古的额头不禁冒出了一层细汗。
“德也狂生耳!偶然间、淄尘京国,乌衣门第。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不信道、遂成知己。青眼高歌俱未老,向尊前、拭尽英雄泪。君不见,月如水。共君此夜须沉醉。且由他、娥眉谣诼,古今同忌。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寻思起、从头翻悔。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缘恐结他生里。然诺重,君须记!”
此诗词一出,宛如平地一声惊雷,瞬间震撼全场。就连闻讯匆匆赶来的另屋女士,此刻正静静地伫立在门外,瞠目结舌,竟是连一丝声音都发不出来。
而一旁的张好古更是被吓得不轻,他瞪大了眼睛,满脸惊愕地看着四周。心中暗自思忖道:“怎会这般安静?为何大家都沉默不语?”满心疑惑的他开始左顾右盼起来,一会儿瞅瞅这边,一会儿又瞧瞧那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