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瑜在两个赤卫队员的陪同下,走过了未庄新修的路,首先去看了看从县城发派过来的几十个前洋枪兵成员。
他再次向监督那些前洋枪兵的赤卫队员交代,要他们对那些前洋枪兵一视同仁,不要有任何苛待,确保他们都能吃饱饭,都有衣服穿。
要是有人缺衣少粮,那就立刻上报。
小主,
在将这些前洋枪兵发派出来的次日就有人去县衙寄衣服,而粮食则是来自未庄新建的粮仓,虽然没有什么好吃的,但是足以保证他们饿不死。
但是看过几十人的状态后,夏瑜有些皱眉。
虽然没有人虐待他们,可是他们的精神状态还是十分不好,与蓬勃向上的未庄格格不入。
这也能理解。
他们以前都是能白拿饷银的洋枪兵,现在却被送来干苦力,累得手脚发软,谁会没有怨言?
夏瑜想着,如果他们一直保持这种状态,这样持续下去也达不到改造他们的目的,最好的办法是增加一些和诉苦类似的项目,或者增加一些引导者,对他们的思想进行引导,以从内至外的改造他们。
他认为这是一个好办法,等徐先生到了,可以和徐先生说一说。
进了未庄之后,夏瑜又一户一户地看过了新房子,询问住进新房子的家庭对新房子是否满意,以及有没有什么建议。
走到王二狗家的时候,夏瑜看见王二狗正在用石头在房子的侧面搭建窝棚,旁边放着用竹笼装着一些小鸭子,旁边还有两个稍小一些的孩子在兴奋的帮忙。
他的脸上不由自主地露出笑容,心想,倘若中国大地上最穷的人家都能过上这样的日子,那会是怎么样的一种景象?
儒家所谓的大同社会也不过如此吧……
没有打搅王二狗,夏瑜悄悄地从旁边经过,一直走到了赵家。
稍晚一些,徐真与王达安、何怀德三人也赶到了未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