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指了指山下:“倘若我们在这里形成共识,在山下就可将我们的力量都汇聚在我们的革命事业上。”
“但要是大家形成不了共识,而又不说出来,只在暗地里瞎想,那还怎么一心一意地发展革命?”
“我一直都说,我不怕别人指出我的错误,反而害怕没有人指出我的错误,因为我也是人,我不可能不犯错。”
这时,何怀德犹豫着说道:“徐先生不认为各地会响应革命?”
“现今满清腐朽不堪,天下有志之士都殷切地盼望着一场革命出现,一旦革命的大旗竖起,各地肯定会群起响应,到时候革命就可席卷全国……”
“也许能席卷全国。”徐真看向何怀德,“但我认为这是不可控的因素。”
”因为他们可能会响应,也可能不会响应,或者发生意外,使他们来不及响应。”
“我认为,我们不能把自己的命以及更重要的革命事业放在这种不可控的因素上。”
何怀德又问:“那徐先生没有想过与其他革命人士联系,共同发展革命事业?”
“徐先生的计划谈论的都是发展本县,再以本县为扩张的起点,向外发展革命,不曾提到一点其他革命人士,是先生忽略了,还是另有想法?”
“自然要联系。”徐真指了指自己腰间配着的短枪,“这就是临安的革命志士所赠送的枪支。”
“我们与其他革命志士都有共同的反清目标,到了关键时刻自然要互帮互助,共抗满清。”
“但是目标一致,方法却不一定一致,像我们与新军里面的革命党的革命方法就不大一致……我坚信我们的方法与路线没有问题,那自然会坚持下去,以增加一些推翻满清的可能性。”
听到这话,夏瑜忽然觉得徐真的话没有说尽。
在推翻满清上,大家的目标一致,但是在其它的目标上会一致吗?
想着徐真关于革命建设的构想,他在心中得出了答案,并不是所有革命党都会支持徐先生的所作所为。
这不是他一时的妄想。
联想起徐真几乎是以一己之力,从未庄发展起革命,没有去加入其它革命势力,以一种孤立的姿态默默地发展自己心目中的革命,夏瑜更加肯定自己的想法。
但是这些都是暂时不需要考虑的问题,正如徐真所说,现今最重要的还是推翻满清朝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在这一点上,所有革命志士的目标皆是一致……
夏瑜能想到那么多,是因为他对徐真十分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