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长清僧

书房里,笔墨纸砚摆放得整整齐齐,书架上摆满了各类书籍,既有经史子集,也有诗词歌赋。“公子”坐在书桌前,时而闭目沉思,时而口中念念有词,那模样,似是在虔诚地诵经。他的声音低沉而平和,带着一种让人安心的力量。偶尔,他也会拿起一本佛经,细细研读,沉浸在佛法的世界里,仿佛忘却了周围的一切。

家仆们在书房外,透过门缝偷偷张望,心中满是疑惑与不解。他们私下里议论纷纷,猜测着公子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有人说公子这是被恶鬼附身了,才会性情大变;也有人说公子这是大难不死,获得了某种神秘的力量。但无论大家如何猜测,都无法解释公子这一系列奇怪的行为。

而“公子”,此刻正沉浸在自己全新的世界里。他感受着这具年轻而充满活力的身体,心中却依旧装着对佛法的虔诚与执着。他深知,自己虽换了一副躯壳,但修行之路并未终止,在这繁华的尘世之中,或许还有更多的机缘与考验等待着他去探索、去经历……

寻寺归禅,佛缘再续

“公子”虽身处富贵之家,家中雕梁画栋,奇珍异宝琳琅满目,美妾成群,奴仆如云,每日皆是锦衣玉食,可这些世俗的繁华在他眼中却如过眼云烟。他的一颗心,满满当当装的都是对寺院生活的怀念。

晨曦初照,第一缕阳光洒进雕花的窗棂,照亮了屋内精美的陈设,可“公子”却无心欣赏。他早早起身,坐在窗前,望着窗外那片精心打理的园林,池中的锦鲤欢快游动,奇花异草争奇斗艳,然而他的思绪却飘向了远方。他仿佛又听到了古寺的晨钟,那悠扬的钟声穿透山林,唤醒沉睡的鸟儿,也唤醒了修行之人的心灵。在古寺时,他总是伴着这钟声,在佛前虔诚地诵经,开启宁静而充实的一天。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家中的晚宴热闹非凡,丝竹之音袅袅不绝,美妾们轻歌曼舞,家人们欢声笑语不断。可“公子”只是默默坐在席间,看着眼前的一切,心中却想着古寺的暮鼓。那沉闷而厚重的鼓声,回荡在山谷之间,仿佛在提醒着人们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每当此时,他总会在古寺的禅房里,对着青灯古佛,反思一日的修行。

无数个日夜,他时常望着窗外发呆,回忆着在古寺的日子。那斑驳的墙壁、古朴的藏经阁、弥漫着檀香的佛堂,还有那与他相伴多年的青灯古佛,皆是他心中最宁静的归宿。在那里,他远离尘世的喧嚣与纷扰,沉浸在佛法的智慧海洋中,心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安宁。

终于,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公子”望着窗外皎洁的月光,下定决心瞒着家人,独自踏上寻找古寺的路途。他深知,只有回到那座古寺,他才能真正找到内心的平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次日清晨,他趁着家人还在熟睡,悄悄收拾了简单的行囊,带上一些盘缠,从侧门离开了府邸。他身着一袭朴素的布衣,与往日的奢华模样截然不同,宛如一个普通的旅人。

一路上,烈日高悬,炙烤着大地,道路两旁的树木无精打采地低垂着枝叶。“公子”背着行囊,脚步匆匆,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顺着脸颊不断滑落。他走过繁华的城镇,街道上车水马龙,叫卖声此起彼伏,可他却无暇顾及。他穿过荒芜的原野,野草没过脚踝,蚊虫肆意叮咬,他只是默默忍受。

到了夜晚,月色如水,洒在大地上。他或是借宿在简陋的客栈,那狭小的房间里弥漫着潮湿的气息,床铺硬邦邦的,让他难以入眠;或是在破庙中暂歇,冰冷的地面、呼啸的夜风,都无法阻挡他前行的决心。

途中,他遇到穷苦之人,总会心生怜悯,慷慨解囊。一日,他路过一个村庄,只见一位衣衫褴褛的老妇人坐在路边,面黄肌瘦,眼神中充满了绝望。“公子”走上前去,询问得知老妇人的儿子生病卧床,却无钱医治。他毫不犹豫地掏出自己的银子,塞到老妇人手中,轻声安慰道:“老人家,莫要担忧,这钱拿去给孩子看病,定会好起来的。”老妇人感激涕零,连连磕头道谢,“公子”连忙扶起老人,又嘱咐了几句,才转身离去。

历经多日跋涉,双脚磨出了水泡,双腿也酸痛不已,可“公子”始终没有放弃。终于,在一个黄昏时分,他远远望见了那座熟悉的古寺。古寺在夕阳的余晖下,散发着宁静而祥和的气息,寺前的松柏依旧挺拔,仿佛在欢迎他的归来。

他加快脚步,来到寺前。寺中的僧人们看到他,都十分惊讶,眼前的这位公子衣着朴素,却难掩身上的不凡气质,他们以为是陌生的施主。

“公子”走进大雄宝殿,殿内香烟袅袅,烛火摇曳,庄严的佛像静静矗立。看着佛像慈悲的面容,他心中的情感瞬间决堤,不禁泪流满面。多年的思念、一路上的艰辛,都在这一刻化作泪水。他缓缓跪在蒲团上,双手合十,开始虔诚地诵经祈福。他的声音低沉而坚定,每一个字都饱含着对佛法的敬畏和对众生的悲悯。

僧人们见他举止不凡,佛法造诣颇深,诵经的声音充满了力量,不禁心生好奇,便上前询问。“公子”抬起头,眼中还带着未干的泪痕,将自己的经历一五一十地告知。从自己身为高僧在古寺修行,到圆寂后魂魄附身在富家公子身上,再到如今不顾一切寻找古寺的过程,他说得详细而诚恳。

僧人们听后,皆惊叹不已,纷纷感叹这是一段奇妙的佛缘。他们围在“公子”身边,眼中满是敬畏与好奇,七嘴八舌地询问着各种问题。“公子”耐心地一一解答,与僧人们分享着自己的修行感悟。一时间,大雄宝殿内充满了浓厚的佛法氛围,这场奇妙的相遇,也将为古寺的历史添上一段独特而动人的篇章 。

尘缘佛缘,两难抉择

“公子”在古寺中住下,每日清晨,他总是伴着第一缕阳光起身,与僧人们一同在大雄宝殿前诵读经文。梵音袅袅,在古寺的每一处角落回荡,仿佛是与天地自然的对话。诵经结束后,他会随着众人前往斋堂,享用简单而清淡的斋饭,每一粒米饭他都吃得格外珍惜,心中默念着感恩世间万物的赐予。

午后,他或是在藏经阁中翻阅古老的典籍,沉浸在佛法的智慧海洋里,探寻着生命的真谛;或是与僧人们一同打扫寺院,拂去佛像上的尘埃,清扫庭院中的落叶,在这看似平凡的劳作中,领悟着修行的意义。夜晚,他独自一人坐在禅房,对着青灯古佛,反思一日的言行与内心的杂念,在静谧的氛围中,让心灵得到更深层次的净化。日子就这样平静而安宁地流淌着,他仿佛又回到了曾经作为高僧的修行岁月,内心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宁静与满足。

然而,他的家人在发现他失踪后,心急如焚。父亲整日在府邸中来回踱步,眉头紧锁,脸上满是焦虑与担忧;母亲则整日以泪洗面,茶不思饭不想,嘴里不停地念叨着儿子的名字。家中的奴仆们也被派往四面八方,四处打听“公子”的下落。他们张贴寻人启事,询问过往的路人,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