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问题都已经解决,就等着刘恒接受玉玺了。
功臣集团想要借这个机会捞取更多的利益,增加功臣在朝堂上的话语权;宗室们则是各怀鬼胎,有想立功的,有想被分封的。
至于外戚嘛……
基本被打包带走了。
—————————
几天后,周勃、陈平等一众大臣捧着玉玺前来面见刘恒。
刘恒坐在正中央,面朝大殿的正北方,坚决不肯接受。
“太尉,恒乃是德薄之人,岂能配得上这皇位?
刘姓宗亲中有德有才者有很多,太尉还是另选贤者登基吧。”刘恒说完向右转,算是第二次拒绝了玉玺。
第一次便是在渭桥,刘恒的每一次辞让,都是和群臣的交锋。
周勃、陈平很满意,于是将玉玺放到桌子上,走到刘恒正前方,打算再一次试探一下刘恒。
二人先是一拜,随即说道:“如今天下已定,我们二人年纪也都大了,现在想辞官归隐故里,还请代王继承皇位,允许我二人回乡。”
刘恒又怎能不明白,这是二人在以退为进。
“周大人、陈大人快快请起,若没有你们二人安了这刘氏天下,又怎能有今日之太平?
两位大人年纪还不大,岂不闻昔日廉颇年八十,尚能征战沙场,食斗米肉十斤,打的诸侯畏其勇,不敢犯赵;
何况两位大人年且不到60,再加上如今朝中正是动荡之际,又怎能缺了两位肱骨之臣?”
刘恒说完,上前扶起了二人,又继续说道:“两位大人都是有功之臣,不如陈大人继续担任左丞相,周大人担任右丞相,灌老将军担任太尉,继续为国效力如何?”
周勃、陈平相视一笑,对刘恒的做法很满意。
刘恒初到朝中,根基又不稳,如今又夺了两人的兵权,自然应该拉拢住二人。
周勃又趁势从桌子上端起玉玺,和陈平一起递了上去。
刘恒继续推辞:“两位大人不可呀,诛吕我寸功未立,如今能继续担任代王,已经是天大的恩惠,又怎能接替这皇帝之位?”
刘恒说完,又继续向右转,算是第三次拒绝了玉玺。
周勃已经不耐烦了,刚想发飙,被陈平按了下来。
陈平何等精明,他已经明白,这是刘恒对刘姓诸侯王的安排不满意。
“代王,诛吕之前,吾等曾答应事成之后许刘章以赵王、刘兴居为梁王,如今事情已成,还请代王定夺。”
刘恒对陈平的说辞很满意,微点了一下头,欣慰地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