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找不到县长

“哈哈,那就多谢韩主任了。我本来是想找厉县长帮忙题个字,既然他不在,那我就改天再来拜访吧。”

张天云嘴角勾起一抹假笑,题字啥的纯属瞎掰,就是让韩凯抓不到把柄。

离开政府办公楼,张天云站在院子里,心里有点儿烦躁。没见到厉正刚,他心里七上八下的。

县委办的工作已经交接完毕,可正式任命还没下来。

这段时间还得忙着研究月全镇的各种情况,查阅资料,下乡调研,再加上那些杂七杂八的应酬,总不能天天往县委大院里跑吧。

眼看年底的钟声又要敲响,厉正刚忙得跟陀螺似的,转个不停。要想碰见他,简直比中彩票还难!

这事儿再拖下去,非得让厉正刚误以为我心虚,不敢露面不可。到那时,可就真的解释不清了,想想都让人头疼。

……咱们雍平啊,有三个响当当的镇子,城关镇就是县城的老大哥,顺着那条笔直的国道往南溜达,清河镇和城关镇就像邻居一样肩并肩,再往南窜一窜,嘿,月全镇就到了!

这月全镇啊,就像是雍平的大门,再往南走,可就踏出雍平的地盘,跑到桃花县去了。

说起来,月全镇在雍平三镇里,那可是面积最广的一个,人口嘛,虽然比不上城关镇,但也有6万多号人,一万二千多户人家呢,这数字,栗子坪得乘以六才赶得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月全镇的地形,那叫一个丰富多彩,平原、丘陵啥都有,还盛产甜甜的柑橘呢!整个雍平的柑橘,有三分之一都是月全镇的功劳。

除了柑橘,月全镇还是个工业小能手,两个大型水泥厂、一个氮肥厂,还有一个市级的大煤矿,那些做预制板、石棉瓦的小作坊,更是多得数不清。

张天云看着桌上那一堆资料,心里那个五味杂陈啊,刚把栗子坪的情况摸了个透,现在又要从头开始研究月全镇,这俩地方,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月全镇在雍平,那可是数一数二的发达地方,国道穿城而过,京广铁路也来凑热闹,交通便捷得让人羡慕。

跟栗子坪那种穷山恶水比起来,简直就是天堂和地狱的差别。

不过,张天云心里可没想着去月全镇就能轻松下来。

雍平这三镇啊,就像是站在聚光灯下,全县人民的眼珠子都盯着呢,这无形中的压力,可不是开玩笑的。

再说了,张天云觉得,月全镇现在的发展也是遇到了大难题。

就拿支柱产业柑橘来说吧,一年不如一年。

咱们国人这跟风的习惯啊,真是让人头疼,苹果火了,陕北种,中原六省跟着种,结果苹果多得跟米似的,老百姓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现在柑橘也是这个情况,江南省一带火了,川南省、海西省立马跟上,长江以南到处都是桔园,柑橘价格就像坐滑梯,嗖嗖往下滑,老百姓辛苦一年,到头来白忙活一场。

哎,你说这事儿,咱们月全镇啊,本想靠着几个“大佬”工业撑场面,结果呢,那叫一个尴尬!

水泥厂、氮肥厂,想当年还是国企的时候,就已经是年年唱“亏损”的戏码了。

现在虽说改头换面了,但老话说得好,“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那底子薄得跟纸片似的,一吹就倒。

这些企业的头头脑脑们,也是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三天两头往上头跑,就为了讨那么一丁点儿政策支持,好像孩子找家长要糖吃一样。

结果呢,这些本该是经济战场上冲锋陷阵的“勇士”,现在倒好,成了拖后腿的“小哭包”,不仅没给家里挣面子,反而还得让大伙儿倒贴钱去哄着。

你说这事儿,是不是让人哭笑不得?咱们月全镇啊,看来得另寻出路,不能老指着这几个“不争气”的家伙了!

话说这几年来,月全镇的经济就像坐上了火箭,嗖嗖嗖地往上窜,但其实啊,这都是靠投资拉动的“大力丸”在起作用。

你看,县级、乡级公路修得跟铁板似的,柑水工程也是哗哗地砸钱,短短三年,各级政府的腰包都瘪了好几亿,不过呢,这GDP数字倒是嗖嗖地往上涨,漂亮得跟花儿一样。

但话说回来,这种发展就像是打了鸡血,一时爽,爽完就得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