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被问到对这件事的看法时,长期与刑法打交道的人,都比较遵循礼法规矩。当然觉得太傅寻梧珺做事欠妥,既然平安为何不给朝廷打招呼,更不该在外逗留过长的时间。
他的回答简直到了皇帝的心坎里了,这才像话。
但皇帝不能表现的太明显让人起疑,只说自己也考虑一下他的建议,如果真的太傅寻梧珺没有难处,知法犯法,也不能让文武百官寒心,绝不袒护,不然置礼法于何处。
兵部尚书感念皇帝既明礼法,又念旧情,实在是他心目中的明君呐!随即答应皇帝上折子,等太傅回朝前,一定弹劾他!
等二人走后,庆福公公在跟前侍候,看皇帝还算满意和高兴的样子,上完茶后,转身时,深深叹了一口气。
他虽是皇帝近身太监,也没得可选,一定是站在皇帝这边,但是看到顾双卿的强大,以及昨晚经历的剃头事件,他也不得不考虑是不是太傅回来后,他需不需要暗地里来个投名状。
打死他也不信,昨晚剃头的不是顾双卿他们那一伙的手笔。
可是这话他也不敢跟皇帝说呀,毕竟自己没有证据,人微言轻,如若真的说了,那晚上他就不是剃头的事情了,许是掉脑袋了!
皇帝实在是太天真了,打仗和管理朝廷现在还没有培养自己的左膀右臂的亲信,就要除掉太傅寻梧珺,太有难度了!
现在太后又去了寺庙,连个给他出主意的人都没有,后宫的妃子,如果都是宫斗高手,可是面对顾双卿的实力,可不是宫斗那么简单。
等太傅回来,顾双卿有人为她撑腰,后宫里的小主,都不够她玩的,下毒,沉烟枪,阴谋术,占卜术,以及医治之术,哪一个拿出来她们只有一次玩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