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群小麻雀,它们站在房檐上,看到主妇们往坛子里放食物。小麻雀们叽叽喳喳地讨论着。
一只小麻雀说:“那个大东西里面一定藏着很多好吃的。”
另一只小麻雀说:“人类可真聪明,用这个东西就能把食物保存得这么好。”
春天的时候,万物复苏,新鲜的食材开始多起来。但有些蔬菜生长得太快,一下子吃不完,坛就派上用场了。主妇们会用坛把多余的蔬菜腌制起来,这样就不会浪费了。坛像一个节约的小管家,把春天的美味留存下来。
夏天,天气炎热,食物容易变质。坛在这个时候就像一个保护神。人们会用坛腌制一些开胃的小菜,比如腌豆角、腌辣椒等。这些小菜在坛里腌制后,不仅能保存,而且吃起来特别爽口,能够帮助人们在炎热的夏天增加食欲。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坛的作用就更加明显了。各种大量的蔬菜、水果、肉类都可以放进坛里腌制。坛像一个忙碌的仓库管理员,把秋天的丰收成果一一收纳并转化成独特的美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冬天,坛就像一个温暖的美食宝库。当外面冰天雪地的时候,人们从坛里拿出腌制好的食物,做成一道道美味的菜肴。这些用坛腌制过的食物为寒冷的冬天增添了浓浓的暖意。
坛虽然很有用,但它也有自己的烦恼呢。
因为坛是陶土做的,如果不小心被碰撞,就很容易破碎。就像小胖子被撞了一下,可能就会“受伤”。有一次,一个小朋友在厨房玩耍的时候,不小心碰倒了一个坛,坛就裂了一道缝,像小胖子脸上破了相。
而且,坛如果密封不好,空气就会进入坛里,这样腌制的食物就容易变质。就像小胖子的帽子没戴好,里面的东西就会被弄坏。
另外,坛使用时间长了,坛壁上可能会沾上腌制食物的残渣,如果不及时清理,就会滋生细菌,发出难闻的气味。
小镇上有个聪明的小男孩叫小陶。他看到坛的这些问题,就想办法来改进它。
他发现坛容易破碎的问题,于是他在坛的外面用藤条编织了一个保护套。这个藤条保护套就像坛的铠甲一样,即使坛不小心被碰撞,也不容易破碎了。
对于坛密封不好的问题,小陶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坛盖。这个坛盖的边缘有一圈柔软的橡胶圈,当坛盖盖上的时候,橡胶圈会紧紧地贴合坛口,把空气完全隔绝在外面,就像给小胖子戴上了一顶严实的帽子。
针对坛容易脏的问题,小陶在坛的内部涂上了一层光滑的釉。这种釉不仅让坛的内部更加光滑,方便清洗,而且还能防止食物残渣附着在坛壁上。
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自己做一个坛呀?这可有趣了呢。
不过,这个手工制作一定要有大人在旁边指导哦。
首先,我们要找一些陶土。可以在河边或者山上找一些合适的陶土,如果找不到,也可以在商店里买一些陶泥。
然后,把陶土中的杂质去除,像阿坛爷爷一样把陶土揉成一个大泥团。
接着,制作坛的底部。可以用手捏或者放在陶轮上制作一个圆形的底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