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装药长度与堵塞长度
露天深孔台阶爆破的装药结构有:连续装药结构,间隔装药结构,混合装药结构和底部空气垫层装药结构等
(1)连续装药结构
连续装药结构操作简便,便于机械化装药,但沿台阶高度炸药分布不均匀,特别是在台阶高度大、坡度小时,这一缺点分更为明显,会造成破碎块度不均匀,大块率高,爆堆宽度增大和出现根底
(2)间隔装药结构
间隔装药结构是在整个药柱间用空气层分开,所以它实质上是一种非连续装药结构,能增强爆破破碎效果。但其施工操作比较麻烦且不便于进械化装药,在大型岩矿的应用受到限制。
(3)混合装药结构
如果底盘抵抗线大或者坚硬岩石坚硬,可在深孔底部或坚硬岩层部位装高威力的炸药,而在炮孔上部装普通硝铵炸药或铵油炸药,构成混合装药结构。这样便可达到沿台阶高度合理分布炸药能量的效果。既有利于改善爆破块度,又可降低爆破成本,但其操作同样比较麻烦,妨碍机械化装药
(4)底部空气垫层装药结构
底部空气垫层重要结构的实质是利用炸药在空气垫层中激起的空气冲击波,对孔底岩石的强大冲击压缩作用,使岩石破碎。同时,由于孔底空气垫层的存在,使得药柱重心上移,炸药沿台阶高度的分布区域合理,有利与提高爆破质量。与空气间隔装药结构相比,底部空气垫层装药结构比较便于机械化装药
5)起爆顺序
(1)排间顺序起爆
这种起爆顺序可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各排炮孔依次从自由面开始向后排起爆。这种起爆顺序的设计和施工比较简便,起爆网路易于检查,但各排岩石之间碰撞作用比较差,而且容易造成爆堆宽度过大
另一种起爆顺序是,先从中间一排深孔起爆,形成一楔形沟,创造新自由面,然后槽沟两侧深孔按排依次爆破
这有利于岩块的相互碰撞,增加再破碎作用且爆破后爆堆比较集中
但是爆堆中部的高度容易过度增大,不利于装载机械的安全作业,而且最先起爆的一排深孔需要加大药量,以充分形成自由面,从而使炸药消耗量增加
(2)波浪式爆破
这种起爆顺序的特点是可增加孔间或排间深孔爆破的相互作用,达到加强岩块碰撞和挤压,改善破碎块度的效果,同时还可减少爆堆宽度,但施工操作比较复杂
(3)楔形起爆
楔形起爆的特点是炮孔第一排中间1~2深孔先起爆,形成一楔形空间,然后两侧深孔按顺序向楔形空间爆破,这样就可以使岩块相互碰撞,改善破碎块度,缩小爆堆宽度,但第一排炮孔爆破效果会较差,容易出现根底
(4)斜线起爆
斜线起爆的特点是炮孔爆破方向朝台阶的侧向,同一时间起爆的深孔连线与台阶眉线斜交成一角度,一般为45度,这一起爆顺序的优点是爆堆宽度小,实际最小抵抗线小。同时,爆破的深孔之间实际距离增大,有利于改善破碎块度,爆破网路联结比较简便,在矿山多排爆破中得到较广泛的应用。
起爆顺序是多样化的,选取哪一种起爆顺序,要根据爆区的地质条件,特别是岩体裂隙的分布方向以及矿山生产的要求和技术条件,综合考虑来确定
2.露天深孔台阶爆破施工
1)施工总体布置和平整台阶
根据深孔爆破设计任务书的内容,首先在现场,按照地质地形条件进行施工总体布置,包括:各种施工机具的安放位置,内外交通、辅助企业和生活建筑的布置,以及施工总进度和施工顺序等内容,都需要根据工程任务和要求,结合具体的地理条件,事先做好施工组织设计
2)布置钻孔
钻孔布置关系到爆破效果和工程进度,与布设钻孔有关的主要爆破参数是底板抵抗线和孔间距及排距,这些参数互相影响,应在容许范围内进行适当调整
3)钻孔检查
在准备爆破工作中,必须重视钻孔的检查和淤塞的处理工作,通常要求在钻孔凿完后和爆破装药前各检查一次,检查测定孔深的方法,可用测绳锤测深。如有被淤塞,应及时加以处理
4)钻孔排水
当钻孔中有地下水时,在装药爆破前应做好排水工作,如排水后仍有地下水涌出,应使用防水炸药或对普通炸药进行防水处理
5)装药、堵塞和爆破
露天深孔台阶爆破中多排钻孔爆破常用微差电雷管起爆,采用分段装药时应控制起爆顺序,最好上段先爆,然后利用导爆索引爆下面分段。深孔状要结构,常采用综合装药法,即孔底用威力大、爆速高的炸药。上部用威力低的炸药;药包结构可选取连续装药和间隔装药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深孔爆破必须做好炮孔堵塞工作,堵塞材料最好用细砂土或粘土,避免用石块,防止发生意外安全事故,最后待全部工作人员和施工机具撤退到安全地区后进行爆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