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小晴多好一个孩子,出息了还不忘回家修路,和她家那一窝黑心肝的可不一样。”
简短的开工仪式很快就结束,领导还招呼莫晴窗过来:“小莫,来一起合个影。”
记者很快就拍好了一张大合影。
莫晴窗背后鲜红的“开工仪式”横幅与蓝天交相呼应,令她在一众领导中间格外显眼。
莫晴窗最后叮嘱一句:“修路的事还要麻烦各位领导多上心了,如果资金有不趁手的地方,随时联系我就好。”
见她要走,旁边围观的乡亲们一股脑涌上来:
“小晴啊来我家坐坐,婶子给你炖鸡吃。”
“来我家来我家,小晴,我包饺子的手艺可是十里八乡都有名的,来婶子给你包饺子吃,现在荠菜味道正好呢,剁成馅香得很!”
“荠菜谁家没有,小晴来叔家,叔家里有香椿芽和槐花榆钱,给你蒸窝窝吃。”
“叔家里有大鹅,过年都没舍得吃,你来我家,叔这就宰了下锅。”
乡亲们七嘴八舌的招呼,令莫晴窗心情非常愉悦,忍不住露出个甜甜的微笑:“多谢各位叔叔婶婶,你们的好意我心领了,吃饭就不必了,我得去赶飞机,不好多耽搁。”
乡亲们只好遗憾地放她走,等他们回到家,嘴里还没有停歇。
春花婶子看着自己女儿,越看越不顺眼:“你以前不是说莫晴窗上的大学很一般吗?人家怎么这么有出息,你再看看你,好歹是个一本毕业的大学生,一个月就挣三千多,自己都不够花。”
她女儿嘟起脸颊:“哎呀妈,莫晴窗这么有出息的说十里八乡的,估计整个市,不,整个省,都找不出来第二个。我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粉领文科生,能找到工作就不错了,人比人气死人。”
春花婶子不乐意听她的“狡辩”:“少扯这些没用的,等会儿你再去坟头添把草,看今年能不能升职加薪。”
她女儿连忙答应,只要老妈不念叨,让她干什么都行。
福贵叔家也没闲着,他对着放假回来的儿子更不客气:“吃吃吃就知道吃,你看看人家,再看看你,人家莫晴窗都回来给村里修路了,等你毕业了找个工作都费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