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走了,拒绝了秦月明的护送,骑着秦月明“借”的枣红马,背着个小包袱,里面是替换下来的衣服和秦月明送的一小包金银首饰,推让不下,说是学习发报的学费。
送走了李欣,刚过了吊桥,被陈长庚拦住了。
“小明团长,麦子今天就种完了,村子地里还有几十亩红薯,是不是要提早考虑一下了”。
“老陈,不是十月中旬到十一月初收红薯么”?
“现在其实也可以的,再长也长不了多少了,我这不是担心鬼子进来封锁搜山啥的么”。
秦月明有些上愁,红薯是好东西,但运输有些困难,十匹马一头牛,一天最多两个来回,人扛这玩意也费劲。
“老陈,晒红薯干的话得几天时间,光运红薯的话太费劲了”。
“天气好的话三五天就可以了,要是碰上阴雨天就难说了,晒得半干了还得捡起来放着,等天晴了再晒,团长,你还记得北面有几辆马车么?听张营长说是你们和游击队抢粮食的时候扔在那里的,现在还能用呢,不过那个出山口~”。
秦月明脑子快去运转,三辆马车,套上双马,一车拉个上千斤不成问题,一趟三千斤,两万斤红薯不愁运,拉到曾经抛弃马车的位置,这边出人搬运,过来只需要一个多小时,唯一的麻烦就是南王庄乡向北出山山口的据点,那里可是有一个分队的鬼子和一个排的伪军的,并且里面还有几挺轻机枪,对运输队是个威胁。
“这样吧老陈,明天我派人侦察一天,了解一下外面的情况,可以的话后天就开收,你说的对,运来驻地的才算我们的,不然就是再多也最后会便宜了鬼子”。
山口据点的日伪军曾经去过南王庄一次,大白天去的,天黑之前又回到了据点,伪军排出事的地点也找到了,既然埋了,也没有扒出来的必要,自己人会火化带走,至于皇协军,死了就失去任何价值了,看都懒得看。
南王庄和附近几个村子的百姓非常舒坦,秋收的粮食保住了,马上又要刨红薯了,鬼子不来是真好,起码能过个丰年,一些目光长远的明白鬼子早晚会来的,那些人的想法太天真了,或许会征收个五六成,或许会杀光烧光抢光,还是带着粮食进山窝冬比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