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九是天生的玄阳体,对灵力非常敏感,白日里大战时,苏艺将红丸交给他,就是要他警惕并识别突然出现的魔修。
一个小罐子里一共十一枚红丸,对郑九来说是保命的东西。
其次便是书,一本古武拳法,一本青阳道门的阵法要述。
最后一本,是苏艺亲笔写下的,叫《青阳旧事》,就如同日记一样的回忆录,但在最后两个章节,大篇幅记述了青阳道门排名前五的《破元剑法》。
在郑九十岁那年,苏艺曾尝试教授他拳脚和剑法,但当时的郑九兴致不高,三天两头往要塞外面跑,教习的效果相当拉胯。
作为青阳道门的弃徒,苏艺也没有心情收徒。
既然没有师徒名分,他便懒得管,于是想起来就教两手,想不起来,问都不会问。
当然,现实条件也相当严酷,没有灵气,没有修行必须的灵石和丹药,郑九几乎没有筑基的可能,只能练体,走古武的路子。
以前,这些东西对郑九来说都无甚价值,他的心,野的似乎总也收不回来,可是自从找到旧居并经历了与胡人的战斗后,郑九终于回过味儿来,但为时已晚,想教授他的苏老夫子,斯人已去。
还有几块碎银,一块已经磨光了字迹的铭牌,老头儿的文房四宝丢在了老街的破房子里,郑九懒得拿,就这么多。
郑九暂时不会再回要塞,决定在大漠里溜达些时日,找机会为苏老头报仇,苏艺的离去,对看似的淡漠的郑九打击巨大。
若是能得到仙人的收留,自然是好的,只是……郑九更愿意相信是老头儿临死前为鼓励他活下去而诓他的。
想着心事,郑九沉沉睡去。
月色渐淡,距此不远处的一座山峰上,一双眼睛随着淡去的月光消失不见。
上谷镇在双峰要塞正北百里外,南接尕青山东北缘,西北临辽阔的大荒滩,在大荒滩的东南边缘错落分布着大小不一的山峦。
其中一座山,终年雾气缭绕,被唤作云台山,山上有一座小小的道观,不知建于何年何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道观里只有两个人,一位瞎了眼的老道士,还有一个看上去十二三岁的小道童。
建在人迹罕至的荒滩边缘,道观的香火自然不旺,老道士却枯守在此处三十年,而一直陪伴在他身边的道童,似乎总也长不大。
今日,刚刚做完早课,老道士身子不舒服,回房歇息去了,小道童则坐在山门的门槛上看云海。
云海的下方就是一眼望不到边际的大荒滩,荒滩内罕有活物,风沙终年不断,气温低的吓人,除了修士,很少有凡人涉足。
据说大荒滩在数千年前是一片大泽,周围遍布山林沃土,但不知后来发生了什么大事,这片大泽在一夜间消失了,林木失去了水源,渐渐枯死,沃土也变成了死地。
忽然间,云海翻滚,似有强劲的气流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