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同意带上这些人,郑九是有私心的,仙师们不打架了,河滩的战斗也暂时休止,可背后那双眼睛始终就没离开过。
他若是与何冯启年跑了,恐怕后续的麻烦不断,但是带上一帮子人,仙师至少要摸清楚情况再做计较吧。
另外,不出两个时辰,河滩上便会再起战火,魏人一定会将渡河的周人赶尽杀绝,不是胡乱猜的,是根据事实情况判断。
魏人虽败,但不乱,退回要塞后十分低调,甚至都没有对近在咫尺的流民发动任何袭击,哪怕是弓弩齐射一两轮也好,恐吓住对手,为巩固防御争取时间。
什么都没做,便是以示弱的方式蓄积力量。
有了如此判断,郑九便不会再呆下去,对身边这些好不容易挺过数次大难的人也于心不忍。
若是真的再起战端,仙师是顾周军,还是顾郑九和冯启年?
也不好说。
脚下这座不知名的山非常险峻,呈西北东南走向,仿若是平地拔起的一道波澜起伏的屏障,沿着山脊攀爬,左侧便是悬崖,一旦失足,必然摔个粉身碎骨,右侧是陡坡,滚落下去同样活不成。
不像山路的山路,窄的地方只能容一人攀爬,宽的也不过够两三个人的身躯周旋,
上城县城天然的屏障,却成了一帮子蝼蚁求生的唯一之路。
郑九可不是乱带路,在坡子上躺着的时候就放飞了一只小物件,一只比麻雀大一点的飞行法器。
严格来说,这只做工粗造、通体都是竹蘼子和纸糊的飞鸟不能算作法器,充其量是一种法术道具,木华道人可能一时心血来潮,胡乱炼制一番,此物居然可以认主了。
认主后的飞鸟,可以充当一只移动的眼睛,能看到很远的地方。
山峦虽然凶险陡峭,但向北延绵不过三四十里便有断开的峪口,有下山的小径可循,只要小心一些,是可以攀爬通行的。
而且在山峦北段的东侧,有一处面积不大的平原,是上城县所属的西平坝,也是该县重要的产粮区,再往东,有一座伪装的驿站,其实是魏军的一处军粮辎重周转站。
郑九眯着眼养神,养了一个时辰,实际上是通过飞鸟法器看了一个时辰,沿途凶险利弊均已胸有成竹。
“把这个发下去,一二十个人用一颗,数量有限,不够了也没办法。”
郑九转身交给冯启年一个沉甸甸的包袱,隔着两层布都能散发出微光,打开一看,里面是一颗颗枣子大小的夜明珠。
小主,
不止冯启年,周围的泥腿子们几乎人人惊呼怪叫。
夜明珠!
一颗都价值连城!
这姓郑的家伙洗劫了国都么?怎地会有如此之多的夜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