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花熊

也不是说他们不穿鞋,但鞋子金贵,只有走亲戚时才会穿一会儿,平常劳作时穿着也是浪费。

而月牙形的印迹是马的,驴子的最小,骡子蹄印大小在马和驴中间,常巧之仔细辨别着,突然在路边发现了不属于这几种的印迹。

样子有些像人脚,但却比普通人的脚印大多了,同样是五个圆润的脚趾头,半圆形的掌印。

常巧之扭头看向山里,心下纳闷不已,“这明明是熊的前掌印,可山里的熊怎么下山了?难道它们不冬眠?”

村民有捡秋的习惯,同样的,山里的熊也会在秋季吃下大量食物,然后赶在冬季天冷之前找个山洞冬眠。

由于山里海拔高,按理这会儿松鼠、熊等动物都已睡下,就算熊偶尔会清醒,但也不至于自寻死路,跑到山下村庄附近转悠。

顾大夫失踪,常巧之推测要么就是他没看清路摔下山崖,要么就是被山贼掳走,但现在还得加上被熊拖走这种可能性。

常巧之蹲在路边做着排除法:第一条,顾大夫是骑着毛驴走的,没道理人摔下山崖,而毛驴没事,故而排除!

第二条,兔子不吃窝边草,山贼其实无意与村民为敌,他们平常打劫过往商人、绑票城中富户,都会去远一些的地方,轻易不会得罪当地村民。

一是村民太穷,搞不来钱,二来再厉害的过江龙,也斗不过地头蛇,倒不如井水不犯河水。

那看来还是猛兽下山的可能性最高,常巧之想通之后便沿着熊的脚印往山里走,刚上山没多久便看见一处打结的草。

村民常年生活在大山,往往会有一些外人难以理解的习惯,打草结便是其中一种。

看到蛇便打一个草结,提醒村民绕道避开蛇路,也能防止被蛇咬;遇到有山泉水洼的地方,便往水里扔一个草结,说是能赶走邪崇。

有些常巧之还能理解,毕竟是多年的生活经验,但有一些完全不知其所以然,反正祖祖辈辈就这么流传下来,大家也懵懵懂懂地照做。

但这个草结打得就不咋地,匆匆忙忙地像是生瓜蛋子打的,毫无技巧、美感可言。

常巧之疑心是顾大夫所为,便决定有枣没枣打上一杆子再说,跟着草结的方向一直往深山里钻。

越走山里的温度越低,而海拔更高的山顶积雪则常年不化,常巧之跟着一路到深山老林,由于冬天草木凋零,食物匮乏,很多动物都不再出来觅食,整个山林显得格外静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