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睡了,有啥事喊人就是。”背夫交完班倒头便睡,人一旦累到极限,根本就没有失眠的烦恼,没一会儿他就酣声大作。
常巧之打着哈欠,盘算着入城后先到柳家问问大姐的情况,也不知道她孤身一人过得怎么样。
四更时分正是神疲体倦之时,同时也是小偷小摸高发的时段,此时破庙的窗户外悄悄伸出了一只手,显然是想趁着背夫们累极,偷拿财物。
常巧之听到动静,猛一甩袖子,袖中的匕首正好扎在窗棂上,窗外的贼人立时吓得缩回了手,妈呀,这里竟然有练家子。
常巧之起身取回匕首,探头往窗外一看,原来檐下竟然还有不少乞丐,果真是大城市,乞丐规模和人数上都不是村镇能比的。
次日一早,众背夫纷纷起身,他们还要进城交税,然后再到茶号去领下一趟的活计,这样的日子周而复始,他们都已经习惯了。
常巧之和他们告别,给骡子喂了一些草料、井水后,自己掏出干硬的饼子边啃边进了城。
许是这里来来往往的行人太多,城门处并没有查验路引的官兵,但税兵倒不少,不管是进城卖菜的,还是买车驮货的,都要交了税才能进去。
常巧之向路人打听着开生药铺子的柳家,很快就依据指点来到城东柳家大宅子。
柳家的门子正怀抱着扫帚,两手揣进袖笼,靠在门边眯着眼睛晒太阳,看模样还挺惬意的。
常巧之走上前行礼道:“敢问大哥,你们府上可有一位姓常的姨娘?”
“是有这么一位,你是她什么人?”门子站直身子问道。
“我是她娘家人,从清河镇过来的,想看看她,能否行个方便?”
门子头摇得跟个拨浪鼓似的,“那可不方便,她已经是咱们柳家的人,哪还有什么娘家。”
常巧之将手里的五分银子塞到他手里,“劳烦小哥帮帮忙,自打大姐离了家,爹娘都挂念得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