讼师清咳一声,“最近这种案子挺多,最好还是尽快打点,晚了的话,又要多受几日苦楚。”
衙门可是有理无钱莫进来的地方,不管干什么都是靠着人情和金钱打交道,常巧之只得先付了一笔经费,那讼师的后台背景还挺大。
请他们稍坐后,他屁颠屁颠地跑回衙门,竟然把状子都拿回来了,证实原告确为青川村里正。
杨里正不仅告了常良才,还把常二丫、杨四狗也告了,说他们结交匪类,只是因为杨四狗在村里无牵无挂的,官府找不到人,而常二丫又不在家中,才只拿得常良才夫妻俩入狱待审。
“多谢了,我这就回村去。”
讼师还好心地提醒她,“即便原告息讼,这边还得给衙役准备一笔和解钱、息讼钱,否则这案子拖到明年也不是不可能。”
常巧之谢过了讼师,随后对柳队长道:“你去山寨找裘大当家,我先回青川村去,这事估计还得用些手段才行。”
常巧之不认为靠着自己三尺之舌,能说服杨里正息讼,说不定他就是要打着这个主意,准备看着两家大出血呢。
以杨里正的家底来说,他显然不在乎那点赏银,其做法损人而又不利己,说白了还是妒忌心作怪,见不得有人在村里过得比他还好。
柳队长得了吩咐,立马转身离开,而后常巧之便带着三丫等人赶回村里。
路过时,她便看到路边已经立起两座三进的大院,虽然还没完工,但已初具雏形,可比杨家的那些院子气派多了。
常巧之回村时,众村民吓一跳,纷纷劝道:“你怎么还敢回来?不知道官府在到处抓人吗?”
“就是为这事而来的,我是跑马帮的,赚的是辛苦钱,怎么会是山贼、土匪呢?”
常巧之见人就澄清说明白,但抓她的是官府中人,村民也无可奈何,“你还是跑吧,衙门不是讲理的地方,被抓到了还得受皮肉之苦。”
常巧之还是认为应该试一试,她来到杨里正家拍门,大声要他去衙门撤诉,但杨家却充耳不闻,像个缩头乌龟完全不给她见面说话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