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九边

二是鼓励商贩运粮到边镇,再给予定量的盐引,商人见有利可图,自然乐意千里迢迢运送粮草。

三是民屯,将流民迁到边境,鼓励他们在边境安家落户,开垦荒地。

三条措施执行下来,初期确实解决了士兵的口粮难题,但随着时间流逝,第一条和第二条已经不是主流了。

毕竟士兵就是士兵,平常操练就够辛苦,再去务农耕田,严重影响了战斗力,其次商人能从别处更容易获得盐引,也不再辛辛苦苦地长途贩粮。

如今九边都差不多,大多靠着当地民众供粮,还有内地往边境解运粮草,才能解决大军的口粮。

总兵吓了一跳,“怎么就不够了呢?”三军未动,而粮草先行,这是最基本的后勤要求,没有粮食还搞什么宏图霸业。

幕僚叹息道:“自关贼自立为帝以来,各地方知府都没有解送赋税进京,咱们又从哪里得来粮草呢?”

别看着军镇高度自治,但是经济命脉还在牵在皇帝手中,没有了中央政府的支持,边境不用多长时间就会内乱,到时候免不了又是军阀混战。

总兵的脸色很不好,他没好气地将自己摔到椅上,“难道我就得给他龙家做一辈子家奴吗?”

幕僚给他倒了一杯茶,“如果助太子成功登位,或许能混个王爷呢,最不济也是个世袭罔替的国公。”

总兵闻言激动地赶紧坐好,盯着他的眼睛问道:“真的吗?”

“当然,身为太子敢不惧路途艰险,亲自来边镇,未必没有存了考察的心思,”幕僚想到那张贵气十足的脸,“我观他天庭饱满、地阁方圆,乃有峥嵘之相,虽说冒了大险,但说不定有大造化呢。”

而且百姓们从小耳濡目染骨子里都有忠君爱国的思想,太子振臂一挥,可比什么山贼流寇更有号召力。

想到这里幕僚诚恳道:“将军若是想要赚这份大功,还得拼命争取呢。”

“为啥?我还没决定好要不要帮他呢。”总兵气哼哼地不乐意。

“将军忘了,九边重镇可不是只有我们一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