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种子的事,自然不可能很快就见效,需要几年,十几年,甚至于几十年,或者更长的时间去做。
短期来看,对于他在一年之内让粮食产量翻番的任务来说,并不能起到特别好的作用。
不过,张成还是决定如此做。
粮食之事,是功在当下,利在千秋之事。
他能力不大,能够让这世界变得好一点,让百姓们的生活好上一点,那就去做一点儿。
也不能一切都向寿命看齐。
不能凡事,都以增加寿命为出发点。
张成决定,有可能的话,就朝着农业大佬方向去发展。
这样一来,那么今后不论格局怎么变化,今后又是谁当权,他的地位,都必然稳如泰山。
只要他能够做出相应的成就,不论是谁都要将他给贡起来。
完全不用担心自己,会遭遇到什么危险。
除了种子之外,张成也一样要多研究肥料。
除了农家肥之外,还要看一看能不能通过其余的手段,获得一些其余好用的肥。
最好是能够提取出化肥。
只不过这化肥之事,对于他来说,有些过于困难了。
但今后,也可以组织相应的人员,朝着这方面进行研究。
除此之外,耕作技术上,也可以做些文章。
经过这一次的考察,张成已经知道,陈留郡这边的地形,也并非都是平原,还有不少的山地丘陵,
在此等情况之下,那耕作技术,也不能如此呆板,需要因地制宜,推广耕地技术。
不能什么地方,都推行代田法。
同时,在耕作工具上面,还要有所改善。
之前推广的曲辕犁,还是不够完善。
张成觉得还有一定的地方,需要改善。
小主,
除了曲辕犁之外,这个时代的锄头等农具,是铁的也很少。
有的人家,干脆都没有像样的农具。
在这种情况之下,打造更好用,质量更好的铁制农具,就必不可少了。
有了好的工具,能够让人更快更好的耕作。
同样人手,可以照顾更多的土地。
除了这些之外,张成还准备推广两样农具。
这两种农具,一个是耧车,另外一个则是耙
耧车这东西,西汉赵时便已经出现,并经过了推广。
不过现在,就张成所看到的情况来看,耧车这种非常好的播种机,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
至少他在陈留郡这边,以及整个兖州都没有见到。
技术出现断层很正常,比如秦朝的流水线,就断了。
现在的人种地,更多的还是用手撒种。
用手撒种,非常考验撒种之人的技术。
不然,要么是撒的过于稠密,要么是撒的过于稀疏。
很容易在地里,出现一片地方的庄稼极其茂密,另外的地方则是空白的情况。
浪费种子不说,也不利于庄稼的成长。
同时,这种撒出来的庄稼,在田地里胡乱的生长。
不利于通风,也不利于庄稼的成长。
更为重要的是,非常不利于除草。
用耧车耕种出来的庄稼,是一条一条的,非常的整齐。
每一行庄稼之间,都有相应的空档。
那么人除草,还有松土的时候就非常的方便。
只需要顺着拢,便可以很好的将草给除去。
能够极大的提高,除草的效率。
同时还不容易伤到庄稼。
除草时,人可以将脚踩在相应的空地里,不容易踩到庄稼。
这点儿,和那种用手撒出来的庄稼地相比,拥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给那些用手撒出来的地进行除草,当真是一件无比艰难的事儿。
一个弄不好,就容易把庄稼苗给伤到。
甚至于很多时候,都用不了锄头,需要用手去除草。
这速度实在太慢。
所以,张成决定大规模的制造并推广耧车,规范农业种植,引导百姓们科学种田。
至于耙这种东西,此时也有。
不过这些和张成所说的耙有很大的不同。
张成所说的耙,是用牛或马这些东西来拉的。
而现在所存在的耙,大部分都是三齿钉耙。
最为主要的作用,是用来翻地,而不是用来碎土。
也有手工的碎土工具,比如九齿钉耙。
但这些效率实在是太慢,尤其是张成在治下,大规模的推广了曲辕犁之后。
没有相应的,用牛拉的碎土工具,实在是非常的不便利。
所以,张成就准备将专门用来碎土的耙,让人给制造出来。
所谓的耙,构造很简单,整体上就和梯子是一样的造型。
只不过在“梯子”的两侧,打出了相应的小孔。
孔里面,钉入相应的铁制耙齿,分为前后两排。
碎土的时候,让牛或马在前面拉着,人站在这耙上,让牛拉着走。
用来增加重量。
能够很快的就用铁犁,把土块给弄碎。
并将土地给弄的平整,方便接下来的种植。
耙是一种极其好的,碎土和平整土地的工具。
用耙将土壤弄了松散之后,再用耧车播种。
如此一来,种地的三大件,就齐全了。
将这两种工具推广之后,陈留郡这边的耕作效率,必然会有一个大幅度的提升。
同时粮食产量,也会有一些提升。
虽然,不至于会提升一个特别夸张的程度,但是也能够提升上很多。
除了这样的东西之外,张成准备继续在整个陈留郡,都修缮水渠,改善浇灌的条件。
水浇地,和不能够用水浇的地,粮食产量的区别有多大,张成很清楚。
如果是风调雨顺的时节,那么一切都还好说。
倘若遇到一些年景不太好的时候,那水渠的意义,就将会变得更大。
所以这水渠之事,也是必不可少。
当然,除了这一系列的手段之外。
想要让粮食的总产量,有一个大幅度的提升。
在张成看来,其中最为重要的手段,还有一个。
就是需要大量的开垦土地,增加耕地面积。
只要耕地面积,有一个极为迅速的增加,那么粮食总产量,也必然会有一个极为可观的增加。
在接下来。继续在陈留郡这边,开垦土地,是必不可少的。
经过前段时间,在陈留郡这边的走访。
张成心里面,已经有了不少的规划。
陈留郡这里,虽然耕地很多,但是没有开垦出来的荒地,也有很多。
之所以会有这么多,主要还是败之前的黄巾之乱,还有十八路诸侯讨董卓之时。
那些战乱。造成了人口的大量流失。
心里面对于这些,有了一个大致的想法之后,又进行了一番的盘算。
张成这边,就开始找匠人,前来制作耧车,还有耙。
小主,
他将这两种东西的图纸,拿给他们,让他们去制作。
耙这种东西非常的简单,再加上张成给出的图纸,也画的非常详细。
张成找来的这些匠人,也都是有名的匠人,所以将耙做出来很轻松。
但是,造耧车时,就出现了一些困难。
耧车的构造,这些相对于耙来说,要复杂的多。
其中涉及到一些,比较精巧的物件,并不太好制作。
哪怕是张成已经将图纸画的很详细了,并在边上进行了一些讲解。
可是这些人,也没能在第一时间里,将耧车给制作出来。
前前后后足足花了将近十天的时间,才算是制作出第一辆勉强可用的耧车。
这让张成有一些头疼。
他脑子里面,有不少实用的工具,装着来自于后世的知识。
但是却缺少相应的工业体系,缺少相应的匠人,将其给做出来。
这还是仅仅只是耧车。
如果是在之后,自己再想做出一些,比较重要,且比较精密东西出来,那岂不是说,要更加的困难?
甚至于这些人,根本就没法做。
这让张成心中升起一些忧虑。
在想,自己是不是在想方设法的,找一个高手匠人在身边。
这样的话,更加方便自己在今后,做出一些新的东西来。
自己负责提供思路,他负责动手,如此最好。
可是,想要找这样的一个工匠,又谈何容易?
现在他身边的这些,就已经是整个陈留郡,或者说是整个曹操治下,兖州,包括徐州最顶级的一批工匠。
水平那都是拔尖的。
他们尚且如此,就更加不要说是其他人了。
想要找一个更为优秀的匠人,当真是困难。
可以说是,可遇不可求。
能够达到,他所想要的那种地步的匠人,只怕那也需要鲁班张衡这等水平了。
这样的人,往往一两百年之内,也不一定能出现一个。
怎能就如此赶巧的,被他给遇到?
自己实在是有些过于异想天开。
但如此想了一阵之后,忽然之间,张成脑海当中灵光一闪,冒出来了一个人。